大众健康网 > 健康科普
热点排行
如何正确选择和佩戴口罩
2023-03-29 11:03:34
作者:彭浩
作者单位:重庆市璧山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自新冠病毒感染疫情暴发以来,口罩成为日常生活、工作的必需品,经过广泛宣传,市民对口罩的选择和使用有了很深的认识,但社会上,普遍存在过度使用医用防护口罩、防颗粒物口罩和不规范佩戴口罩的现象。在某些场景下,不少市民使用了较高防护等级的口罩,这样不仅没有必要,而且造成了浪费。因此,如何正确选择、合理佩戴、使用有限的口罩资源,以及在个人防护上发挥最大的效用,成了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对此,本文就如何正确选择、佩戴口罩给予指导和建议。

普通公众

1.普通公众在室外环境原则上可以不佩戴口罩。但职业防护以及在工作期间需要与不同人群频繁接触的人员(如交警、执法人员、社区工作人员等)以及罹患任何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如流感、普通感冒等)的人员前往室外公共场所(区域)时建议佩戴民用卫生口罩或一次性医用口罩。

2.普通公众在家中原则上不需要佩戴口罩,但家中有罹患呼吸道感染性疾病患者时应佩戴口罩。通常建议佩戴民用卫生口罩或一次性医用口罩,并尽量与其他健康的家庭成员保持1米以上距离。

3.普通公众前往商场、超市、电影院、会场、展馆、机场、码头和酒店公用区域等室内人员密集场所时,乘坐厢式电梯和飞机、火车、轮船、长途车、地铁、公交车等公共交通工具时,处于人员密集的露天广场、剧场、公园等室外场所时,医院就诊、陪护时,出现鼻咽不适、咳嗽、打喷嚏和发热等症状时,在餐厅、食堂处于非进食状态时,通常建议选用民用卫生口罩、一次性医用口罩或医用外科口罩。

建议普通市民家庭存留少量颗粒物防护口罩、医用防护口罩备用。

重点职业人群

1.从事跨境货车、火车运输、装卸等工作岗位,境外冷链运输岗位,入境航班、火车、汽车的司机、乘务员、保洁员、搬运员等岗位,监管进出境运输工具、货物、邮递物品等的海关工作人员,机场、航班等保洁员、行李搬运等地勤人员,在工作期间须全程佩戴医用外科口罩或KN95/N95颗粒物防护口罩。

2.医疗机构工作人员。门诊和普通病房医护人员及保安、挂号、导医、收费、药房等一般接触人员,在工作期间须全程戴医用外科口罩或以上防护级别口罩。保洁人员、护工、水暖工、化验室工作人员等接触潜在污染物人员,发热门诊和隔离病房医护人员等接触病人或感染者岗位工作人员,接触病人或感染者岗位工作人员须全程佩戴医用防护口罩。

3.公共场所服务人员。包括乘务人员、安检人员、售货员、售票员、警察、厨师、酒店和餐馆服务员、快递员、货物配送员、门卫、保安、保洁等,在工作期间需全程佩戴医用外科口罩或防护级别口罩。

如何正确选择口罩

口罩的种类有很多种,我们在日常工作、生活中关键要选对口罩,正确佩戴,才能发挥作用。根据需要选择适用的,看主要用途是用于防尘、防传染病、修饰,还是用于特殊的场合,要根据口罩制作执行的标准来选择产品,口罩出现脏污、变形、损坏、异味时需及时更换,每个口罩累计佩戴时间不超过8小时。

佩戴口罩需要“洗、看、戴、调、压”五步法。一洗就是佩戴前要清洁双手,应保持手卫生;二看就是要看清口罩的正、反面,保持深色面朝外(或褶皱朝下),金属条在上;三戴就是先将耳挂挂于双耳,再上下拉开褶皱,使口罩覆盖口、鼻、下颌,将双手指尖沿着鼻梁金属条,由中间向两边,慢慢向内按压,直至紧贴鼻梁;四调就是适当调整口罩,使口罩与面部紧密贴合,直至全部遮盖口鼻处;五压就是确保口罩盖住口鼻和下巴,鼻夹要压实。

分享到:
版权声明:
1、大众健康报网页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报导、图片、声音、录像、图表、广告、域名、软件、程序、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的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大众健康报网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大众健康报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大众健康报网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2、凡本网注明“来源:大众健康报”或带有大众健康报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相关链接
国家卫生健康委
四川省卫生健康委
各州市卫生健康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