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网 > 健康科普
热点排行
眼底一张照,眼病早知道
2023-02-24 10:32:15
作者:周依伶
作者单位:深圳华厦眼科医院

眼晴作为人们心灵的窗口与其他器官同样重要,伴随人们年龄的增长眼晴会出现老化症状,然而在眼球内部的疾病还是很难发现较易被忽略。中老年人经常会说年纪大了,视力不如以前了, 看东两的时候眼睛有黑影、变形等。但这 并非因为年纪大了,而是眼底出现了病变。针对这些疾病,眼底检查尤为重要, 正所谓“眼底一张照,眼病早知道”。

眼底主要是眼球后半部分有关结构的总称。人眼属于球形体,在眼睛的 前半段为前节,眼晴的后半段为后节。 眼球后节主要有玻璃体、视网膜、脉络 腹和巩膜等结构。所谓眼底照相,是当 前眼科检查中使用比较多的眼底检查方式, 一般情况下无需使用药物扩张瞳 扎,主要优势是无创、便捷等。眼底检 查可以对全身的神经、动脉、静脉和毛 细血管等部住进行观察,这些血管能够 将人体内血液循环的状况展现出来。

一般状况下,眼服检查可以观察到视网 减、视种经轧头、黄斑血管等。诺和眼 周组织结构的问题可以借助眼底照相呈现出来,临床中比较多见的眼底病变包括糖尿禹视网版器支、高血压眼服离变、动脉硬化、血液系统疾病眼底病变、 肾脏病眼底病变、妊娘高血压眼底病变和脑血管疾病眼底病变等,这些疾病借 助眼底检查都可以观察到其状态。

哪些症状提示眼底发生了病变

1.眼前突然产生点状、蛛网状、丝 状等黑影飘动的情况。2.视力理渐下降,特别是在比较短时间内视力下降比 较迅速。3.看东两出现变形。4.视野变 小或产生相对固定的暗影。

常见异常眼底照高血压眼病:主要借助眼底照相获 取的照片进行诊断。长时间的高血压使得视网膜动脉产生血检,视网膜静脉 受阻出血。

糖尿病患者视网腹病变为—— “糖 网”,糖尿病造成视网膜病变之后,病程 发展很难逆转,如果出现视力减退的状 况难以恢复,很难进行有效治疗。大多 数糖尿病患者的视网膜病变早期阶段很难发现症状,伴随病变的恶化,患者 的视力会受到阻塔,有严重者甚至导量 失明。建议要尽草做眼底拍照检查,早 发现,早治疗。

黄斑裂孔:黄斑部视网腹内界膜到 感光细胞层之间出现了结构缺失,对患 者的中心视力造成破坏。续发性黄斑裂扎与眼病息息相关,如眼外伤、高度 近视等。特发性黄斑裂扎病因未知,特 发性黄斑裂扎通常在60岁以上女性中此较频发。

高度近视相关的视网膜病变;主要表现是近视度数>600°,这类近视通常眼球长度会增长,使得视网膜变薄。视网腹变薄后会产生变性区,主要有霜 样支性、格子样支性、视网版聚扎、视网 腹脱离等,均与高度近视相关的视网膜病变有关系。

玻璃体混浊:这一症状是比较多见 的眼部病变。造成玻璃体混浊的原因

有很多,同时较易复发,加果不能及时治疗,病情会持续加重,严重情况下会 造成玻璃体脱离,需要高度重视。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主要指黄斑 区城组织出现表退,通常在50罗以上人 群中比较频发,伴随年龄的增长发病单 有所提升,是老年人眼盲的主要原因。

哪些人需要拍摄眼底照

1.近视患者(特别是>600°的高度近视)。伴随度数的增加,眼轴支长,幸书 视网膜较易产生视网膜的脱离。

2.糖尿病患者。在高血糖状态下容易造成黄斑水肿、出血等眼底问题,使得患者产生糖 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建议糖尿病患者需要每年进行一次眼底照相检查。

3.青光眼患者(包括有家族病史人群)。青光眼患者有较为呈著的遗传禹史,针对存在青 光眼或军族弱史的患者,需要进行眼服检查。

4.高血压患者。长时间的高血压较易使得血管产生病变或者导致眼底动静膝出现堵塞、出现眼中风等。建议除自身 存在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的患者要 进行眼底拍照之外,45岁以上的中老年人群,或存在视物模糊、视野缺损、视物变形等情况的人群,需要到眼科进行眼底拍照 检查。5.早产儿。宝宝早产出生时视网腹血管发育较不健全,可能会出现一些眼 部病变,因此使得视网膜脱离,严重者会导致失明。建议草产儿出生4周后需进行眼底检查,需要过意的是以下几种情况 的要幼儿:32周前出生;出生时体重少于4 斤;32周后出生,体重超过4斤,但是存在 吸氧史。6.超过50岁的老年群体。黄斑是视党比较最技的部住, 一卫黄斑出现离 支,视力会受到比较严重的损伤。伴随年 龄的增长,部分中老年人黄斑区的功能会理渐减退,产生视物模糊、变形、黑影等情况,如果不能及时治疗,严重者会出现失 明。50岁以上是老年性黄斑变性的高发期,但并非较绝对的年龄界限。建议中老 年人在较短时间内产生视力的迅速下降 或产生以上症状,要立即进行检查医治, 防止出现失明。

分享到:
版权声明:
1、大众健康报网页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报导、图片、声音、录像、图表、广告、域名、软件、程序、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的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大众健康报网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大众健康报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大众健康报网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2、凡本网注明“来源:大众健康报”或带有大众健康报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相关链接
国家卫生健康委
四川省卫生健康委
各州市卫生健康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