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翼状胬肉来说,是较为常见的一种眼科类疾病,也被称之为是“鱼肉”多呈现出“倒三角”似的形状,酷似昆虫的翅膀,因此得名为翼状胬肉。但其本质确是眼球结膜以及结膜下组织病变所诱发的一种疾病,翼状胬肉疾病的常见患病人群有户外劳作者、渔民等。由此可见,翼状胬肉和风沙、紫外线、烟雾等长期刺激都有着密切的联系。那么对于翼状胬肉你了解多少呢?下面就来聊一聊翼状胬肉。
一、翼状胬肉的病因
对于翼状胬肉的发病原因和环境因素有着直接的关系,尤其是阳光、风沙以及气候干燥等,这些因素都会诱发翼状胬肉的并发。除此之外,就临床医学中表明,就紫外线可能是导致翼状胬肉发病的主要原因。而慢性炎症也就是上述所提到的阳光、沙尘、干燥气候等,是诱发翼状胬肉发病的必要条件。
二、翼状胬肉临床症状
根据翼状胬肉的临床症状来说,可以分为进行期和静止期。
对于进行期的翼状胬肉临床症状来说,多是胬肉头部隆起,侵及患者角膜。所以就头部的翼状胬肉来说,相对来说浑浊且肥厚,表面不平,有明显且粗大的血管儿充血症状,会导致眼球功能障碍、视力降低等影响。
而对于静止期间的翼状胬肉来说,多是头部扁平且角膜浸润。浑浊区域相对来说比较小,并没有充血的临床表现,表面平滑且呈现薄膜状,但是静止期的翼状胬肉不会凭空消失,还会导致患者出现眼睛发红、发干、有明显的异物感等症状。
三、翼状胬肉有什么影响?
翼状胬肉相对来说比较小的时候,对人生活以及生理等方面不会有较多的影响,可能会偶尔出现眼睛发红、发痒、影响外观等问题。如果较大的翼状胬肉可能会改变患者的角膜形状,导致视力模糊,更为严重的翼状胬肉则会侵袭患者的角膜中央,影响患者的视力。
四、翼状胬肉该如何治疗?
就现阶段临床医学当中,对于翼状胬肉的治疗,对于小且静止的翼状胬肉来说,一般都不需要治疗,只需要配合物理防护,比如减少风沙和阳光刺激等等。如果出现眼睛红肿、刺激、灼烧感,可以听从医生的嘱咐,使用人工抗过敏眼药水,以减少红肿刺激的感觉。如果说翼状胬肉影响到患者的外观,且有不断增大的趋势,患者的视力受到了影响,那么要进行尽快地手术予以切除,以避免影响生活质量。
总而言之,对于翼状胬肉的治疗处理原则是:小而静止性的翼状胬肉不影响患者的视力,是不需要治疗的。如果翼状胬肉一旦侵袭患者的瞳孔,可以进行手术治疗。
五、翼状胬肉术后注意事项
在有必要的情况下,采用手术进行翼状胬肉的治疗,术后有几点注意事项:首先,要听从医生的嘱咐,严格用药,做好翼状胬肉术后护理工作,手术后两周不要洗头、洗澡、洗脸,以避免脏水溅入眼中,导致伤口感染。不要过度用眼、剧烈运动、切勿涂抹化妆品、用力揉眼等等。其次,要做好眼睛防护工作,佩戴防护镜,避免上述所提到的因慢性因素造成对眼球的二次伤害。再者说,术后要增强自身的免疫力,补充维生素、优质蛋白,适当运动,保持充足的睡眠。也可以做眼保健操等防护类工作。最后就是要定期地复查,以避免翼状胬肉术后出现二次治疗的可能。
六、翼状胬肉要怎么预防呢?
通过上述对翼状胬肉的了解,想要避免翼状胬肉的发生,首先要了解到,翼状胬肉的发病和遗传因素有着密切的关联,如果家庭成员当中,有翼状胬肉的病史,那么就要做好个人眼部防护工作。时刻注意自身眼睛的变化,如果有不适,需尽早就医进行治疗。
其次,对于上述所提到的户外运动者、农民、渔民等等,长期暴露在紫外线光照的环境之下,会增加翼状胬肉的发病概率,所以外出工作要佩戴好防护眼镜,如果遇到风沙较为明显的天气,也应尽量不要外出,以避免对眼球造成不同程度的刺激。避免劳累,尤其是用眼过度,适当休息,保护眼睛,因为对于眼睛来说,是人体器官当中最为脆弱的组织,如果有红肿、发痒等情况,需要及时就医,切忌讳疾忌医,选择适合的眼药水进行消炎和治疗,但切记不要盲从选择眼药水,以避免对眼睛造成刺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