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网 > 健康科普
热点排行
标本溶血对临床检验结果的影响,你知道吗
2023-05-23 10:09:29
作者:王茵
作者单位:河南省焦作第二人民医院/检验科

溶血主要是受到离心分离血清速率过高、水浴箱温度过高或者是抽血负压过大等因素使得红细胞遭受破坏,胞内物质侵袭血清转变为红色,因红细胞中成分进入血清会使得最终检验结果受到影响。以上问题属于化学检验无法避免难题,为此本文章带领大家了解溶血原因、溶血面对临床常用指标测定影响和预防措施等。

1 生化项目影响

肝功能

血清酶活性测定:红细胞膜存在ALP,发生溶血以后会上升测定指标值;因红细胞内外浓度会受到AST集ALT影响,溶血程度轻微会升高结果;轻微降低溶血血清脂肪酶活性,溶血不会影响酶活性测定,如谷氨酸脱氢酶以及淀粉酶;在红细胞内ACP与血浆对比,是其66倍,出现溶血该指标会上升;LDH极易遭受溶血干扰,由于血小板以及红细胞存在大量LDH,与血浆比较,红细胞内LDH高至180倍(含量)。

血清蛋白测定:双缩脲法作为血清总蛋白常用检测方式,其主波在540nm,一旦血红蛋白处于555nm,其检测结果显著较高。

血清胆红素测定:改良J-G作为血清胆红素常见测定方式,其反应产物偶氮胆红素会被血红蛋白破坏,降低结果。

肾功能

血尿肌酐测定:苦味酸法属于血尿肌酐测定常用方式,但存在较低特异性,维生素C、蛋白质等假肌酐物会和苦味酸之间出现反应,集中在红细胞,所以采用终点法对溶血标本进行检测,则会升高结果。

血清尿素氮:脲酶法测定血清尿素氮,出现溶血会使得光谱蓝色部分吸光度值受到影响,持续上升,还会影响结果,升高结果。

尿酸:磷钨酸还原法测定尿酸,由于谷胱甘肽存在还原性特征,和磷钨酸氧化后升高结果。

血脂

载脂蛋白A、B:通常选择免疫透射比浊法测定载脂蛋白A、B,其基础为抗原抗体,检测结果会受到血红蛋白影响上升,所以标本发生溶血以后其结果显著较高。

血清总胆固醇:二联酶法作为血清总胆固醇常用检测方式,经过谷胱甘肽使得过氧化氢还原,从而降低结果,可血红蛋白在2g/L以上时结果呈现升高趋势。

甘油三酯:将血清总胆固醇影响因素排开在外以后,甘油测量基础便是乙酰丙醇显色法以及甘油磷酸氧化酶-过氧化物酶法,磷脂酶对红细胞膜磷脂造成影响从而形成游离甘油,发生溶血以后其最终检测结果显著升高。

血糖

葡萄糖过氧化酶-过氧化物酶偶联法属于血糖主要检测方式,其中红细胞当中的谷胱甘肽和氧化氢相互竞争以后降低最终检测结果。

心肌酶谱

红细胞中HBDH以及LDH含量与胞外比较显著偏高,一旦出现溶血那么结果将会上升,即便是红细胞内无CK,可存在丰富腺苷酸激酶,使得CK因人为因素上升。

2 免疫项目影响

2.1 ELISA

HBsAg会受到溶血干扰,Hb在20g/L以下,HBsAg只会受到溶血轻微影响,反之呈现假阳性。

2.2 荧光定量PCR

溶血严重程度和标本溶血影响HBV-DNA定量结果之间存在密切联系,Hb在20g/L以下,其结果无统计学意义,反之测定结果显著降低。

3 常规项目

3.1 血常规

溶血期间RBC计数显著下降,程度越严重则下降程度越明显。WBC分类会受到溶血影响,其中血小板计数会持续上升。日常工作期间需做好标本出现溶血预防工作,若结果异常,则借助手工分类对标本重新采集或者是复核。

3.2 凝血象

血小板第Ⅲ因子存在和标本溶血十分类似凝血活性,缩短APTT值以及PT值。所以,必须标准化测定APTT值以及PT值,避免对出现溶血标本进行APTT值以及PT值检测。

总之,体外溶血属于血清Hb和钾及LDH呈现平行上升状态,体内溶血除钾不上升,其余均升高,经珠蛋白可对两者进行检测。体外溶血可借助样品制备技术标准化解决。改用双波长比色、动力学法、设置样品空白或者是分光光度法解决Hb对吸光度影响。而改进试剂组配以及改变所用试剂类型,属于分析法化学反应溶血影响主要解决方式。

分享到:
版权声明:
1、大众健康报网页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报导、图片、声音、录像、图表、广告、域名、软件、程序、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的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大众健康报网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大众健康报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大众健康报网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2、凡本网注明“来源:大众健康报”或带有大众健康报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相关链接
国家卫生健康委
四川省卫生健康委
各州市卫生健康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