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是心脑血管疾病最主要的危险因素,长期血压控制不达标可造成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明显增加。90%以上的高血压患者为原发性高血压,需要通过长期坚持改变生活方式和药物治疗来有效控制高血压,天气变冷以后血压往往会升高。那在冬季,对于高血压患者,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呢?
高血压患者要减少钠盐摄入,增加钾离子摄入。高血压在发病后,患者应该严格控制食盐摄入量,每天最多6g食盐。在饮食上,患者应适量多吃一些富钾的食物,如新鲜蔬菜、水果及豆制品,少吃油腻食物,戒烟酒。应保持大便通畅,以防如厕时用力,血管压力过大。
高血压患者要保持心理平衡和良好的睡眠。剧烈的情绪波动、过度疲劳、熬夜等容易导致患者的血压升高及并发症的出现,因此要保持心情愉悦和良好的生活习惯,有明显焦虑、抑郁或出现睡眠障碍时,应及时到专业医疗机构就诊。
高血压患者应该保持一周至少测量1~2次血压,调整降压药物期间,可每天进行血压监测。患者需要掌握正确的方法进行血压测量,量血压时要使手臂处于放松状态,裸露上臂,切忌隔着较厚衣物,袖带松紧适宜,以能够放入两根手指头为宜,过松或过紧都会导致血压测试不准确。
高血压冬天应注意防寒保暖,避免严寒刺激。气温骤降容易导致患者的血压骤然升高,继而发生意外,因此,患者需注意及时增添衣物。
高血压患者要适当运动。除日常生活外,可根据患者情况进行每周4~7天,每天30~6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散步、慢跑、游泳等),也可参加和缓的文体活动,如太极拳、气功等,来有效地锻炼身体,增加身体素质,从而控制血压。
高血压患者应坚持服药,保持血压稳定。患者冬天降压药不能随意停服,血压控制不达标或出现相关药物不能耐受的不良反应时及时就医,据医嘱定期复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