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网 > 卫健要闻
热点排行
《天回医简》正式整理出版
2023-04-21 16:45:30
作者:侯文瑾
作者单位:大众健康报

或是失传的扁鹊医书
证明2000多年前的医学已有较完整的理论与临床体系


 

本报记者 侯文瑾

4月20日,《天回医简》整理出版新闻发布会在四川省中医药博物馆举行,来自四川省中医药管理局及省文物局、成都中医药大学、中国出土医学文献与文物研究院、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的相关负责人与多家媒体齐聚,一同品读这一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发现的内容最丰富、体系最完整、最具理论和临床价值的古代医学文献正式出版的深远意义。

医学经典重见天日

会上,记者了解到,《天回医简》从出土到出版走过了整整11个年头。2012年,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原成都文物考古研究所)和荆州文物保护中心组成的联合考古队,对成都市金牛区天回镇的一处西汉时期墓葬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其中三号墓中发现大量医学简牍,这批珍贵的竹简被命名为“天回医简”。和医简一同出土的还有一具精美的木胎髹漆经脉人像,比宋代的针灸铜人早了1000多年。

2014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与国家文物局联合立项,成立了由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国医史文献研究所、成都中医药大学、成都文物考古研究所和 荆州文物保护中心组成的《天回医简》整理组,对于《天回医简》的系统性整理正式启动。

与扁鹊医学一脉相承

中国出土医学文献与文物研究院院长柳长华表示,天回医简整理研究具有“三大价值”。

“《天回医简》或是失传的扁鹊医书。”柳长华介绍,经过细致的整理发现,竹简中包含了许多医学术语,应该是一部古代医学著作,并发现一个叫“敝昔”的人名。在深入查阅西汉早期的文献后,研究团队惊奇地发现“敝昔”就是扁鹊。医简的主要内容是色脉诊以及针灸的原理,与扁鹊医学一脉相承,还发现了关于“五色脉诊”的内容,这正是扁鹊医学最突出的标志。

根据考古界和学术界的推断,医简的主体部分抄录于西汉吕后至文帝时期。《史记·扁鹊仓公列传》中记载的仓公淳于意的行医与授学的时间相去不远,墓主人下葬年代在西汉景、武时期,其年辈应与仓公弟子相当。经过反复的求证,研究团队证明了天回医简确为扁鹊仓公所传之医书,汉景帝时由齐鲁传入蜀地,是汉代的主流医学。其所反映的汉代医疗水平已十分 发达,不但用上了“中成药”,更有详细的色脉诊体系,证明2000多年前的医学已有较完整的理论与临床体系。

《黄帝内经》是其“后续”

“《黄帝内经》或为《天回医简》解经之书。在与传世文献《黄帝内经》比较研究之后,我们发现,《黄帝内经》不是‘经’,而是解经之书,相当于老师教学生的讲稿,而这个‘经’就是《天回医简》。”柳长华说道,在成书的时间上,《天回医简》早于《黄帝内经》约200年,在内容和形式上,在《天回医简》中往往一句话就在《黄帝内经》中演绎成一篇甚至两三篇文章。

“与医简同时出土的髹漆经脉人像,是我国发现的最早、最完整的经穴人体医学模型,为探究上古时期针灸学术源流提供了极为难得的物证。”柳长华介绍道。髹漆经脉人像就像是揭秘古代中医经脉理论与应用的一把“钥匙”,与天回医简构成了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揭示出2000多年前我国就已形成一套完整的经脉医学理论体系。

本次出版一次性公布了与医学相关的全部资料,包括竹简的红外扫描图像、可见光彩色图像、反印文图像、释文注释及髹漆经脉人像的高清影像等。

分享到:
版权声明:
1、大众健康报网页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报导、图片、声音、录像、图表、广告、域名、软件、程序、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的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大众健康报网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大众健康报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大众健康报网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2、凡本网注明“来源:大众健康报”或带有大众健康报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相关链接
国家卫生健康委
四川省卫生健康委
各州市卫生健康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