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白内障患者的临床治疗情况来看,导致该病症发生的主要原因有年龄、职业、紫外线照射、糖尿病、高血压和营养不良等。相关研究发现,人体眼球在紫外线照射过多可影响晶状体的氧化—还原过程,使晶状体蛋白质发生变性、混浊,形成白内障。太阳光紫外线照射时间越长,患白内障的可能性就越大。其次,如果眼球处于缺氧状态,比如常年、每天长时间佩戴角膜镜,将会导致眼球内的晶体部位中的钙、钾以及维生素 C 减少,眼球中的乳酸不断增加,导致人体形成白内障,这也是白内障致病因素中常见的一种因素。白内障的形成还与人体缺乏微量元素、维生素有关,例如维生素 E、钙、磷等,这些都是导致人体出现白内障的原因。
白内障的分类方法很多,根据病因、发生年龄、晶状体混浊部位、形态及程度有多种分类方法,但最为常见还是老年性白内障。那白内障该如何治疗呢?
就医,向医生详细说明情况
一旦患上白内障,患者感知自己出现了视力下降、单眼复视、炫光、色觉改变和视野缺损等情况,就要及时前往医院进行就医,向医生诉说眼睛是否受过外伤,在就诊前是否做过其他的眼科检查,如果有都有哪些检查,检查的实际结果是哪些?患上白内障之前,眼部还有没有其他的疾病发生或正在发生。这些问题能够帮助医生快速了解患者的信息,制定出详细的治疗方案,从而提升病症解决的效率。
明确需要做的检查,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
一般来说,白内障患者在进行检查时需要进行视力和眼压及眼底检查,并冲洗泪道,检查泪道是否存在阻塞,知道自己角膜和晶状体是否存在浑浊以及浑浊的程度。随后根据眼科医生的治疗建议制定具体的治疗方案。在白内障发病的早期可以使用滴眼液进行治疗,例如可以在眼部点苄达赖氨酸滴眼液,吡诺克辛钠滴眼液等,上述滴眼液具有抗衰老抗氧化的作用。点眼后能够阻止和延缓眼球内部晶状体浑浊程度的加重,从而延缓白内障病情的发展,但是并不能逆转白内障的病情,无法使已经下降的视力得以恢复。
必要时进行手术,获得理想的视力
如果白内障症状对工作、生活的影响并不太大,暂先不必手术,可配备眼镜来辅助患者看得更清楚。而当白内障严重影响工作、生活时,应及时考虑手术治疗。
目前白内障的主要手术方式为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术+人工晶体植入术。这是目前世界公认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白内障手术方式,手术简单的说,就是将已经浑浊的晶状体换成透明的人工晶状体,手术损伤小,无需缝合手术切口,手术时间短,术后切口愈合快,术后早期即可获得良好视力。患者在进行规范化的手术治疗后,为了保证手术效果,防止出现手术后并发症,要进一步加强养护效果,做好后续的手术护理。术后避免颠簸、剧烈运动,防眼内压波动。按时滴眼治疗,点药前要洗净双手,瓶口不要接触眼睛和手;外出时防风沙,可配戴眼镜等,防止异物进入眼内,以防污染。术后应戒烟忌酒,不吃辛辣刺激性食物,多吃蔬菜水果,保持大便畅通。术后尽量避免用力咳嗽。手术眼严禁外力碰撞、按压、低头、揉眼,午睡和夜间睡眠要平卧或向非手术眼侧卧,并戴眼罩,以防伤眼。恢复期避免长时间用眼看书报,以防术眼疲劳。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的人要坚持服药。术后按医嘱到医院复查,如有视力突然改变,红肿、疼痛等症状,应立即就诊。
白内障的预防
目前还没有有效的措施预防白内障,不过养成良好的习惯有利于我们眼睛的健康。外出戴防紫外线墨镜,避免紫外线的损伤。补充足够的维生素C,注意过量吸烟、饮酒。避免腹泻或长时间大量出汗而引起脱水、代谢紊乱,产生异常的化学物质,损害晶体。
糖尿病患者需控制血糖,并监测血糖变化。避免长期使用缩瞳剂或皮质类固醇等药物。生活起居有规律,控制情绪和脾气,性格开朗,合理安排休息与运动时间。
总之,如果我们的眼睛出现问题,还应早治疗的为好。在平时我们更应小心呵护眼睛,让生命的阳光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