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肠炎是儿科常见的一种疾病,好发于6个月-2岁的婴幼儿,主要是由细菌、真菌、病毒、寄生虫等感染所引起的疾病。小儿肠炎具有起病急、发展快等特点,需及时治疗,如治疗不及时可能会使其发展成慢性肠炎,导致患儿营养不良,对患儿的生长发育造成影响,甚至会造成患儿肝脏、心肌等其他脏器损伤,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小儿肠炎有什么症状?应该如何治疗?相信这可能是大多数家长都十分关心的话题,为了帮助大家能够深入的了解疾病,清楚疾病的相关知识,小编将在本文中展开详尽的谈论,下面就跟着小编一起来认识一下小儿肠炎吧!
什么是小儿肠炎?小儿肠炎有什么症状?
1.什么是小儿肠炎?
小儿肠炎又被称为小儿感染性腹泻病,指的是由微生物感染所导致的小肠及结肠的炎症。根据病程的不同,临床上将其分为急性肠炎和慢性肠炎,根据病原体的不同又可分为病毒性、细菌性、真菌性、寄生虫性肠炎,肠道外感染所致肠炎以及抗生素相关肠炎。
2.小儿肠炎有什么症状?
①轻型肠炎。患儿会出现腹泻的症状,每天的大便次数超过3次,大便量少,多为稀便或水样便,呈黄色或黄绿色并伴有白色或黄白色的泡沫。除腹泻外,患儿还会出现食欲减退的症状,少数患儿会出现呕吐的症状。
②重型肠炎。患儿会出现频繁的腹泻,每日腹泻次数高达十余次以上,大便多为水样便和蛋花便,部分患儿会出现血便。除腹泻外,患儿还会出现脱水和全身中毒的症状,包括发热、嗜睡、面色苍白、口唇干燥,甚至会出现昏迷、休克等症状。
③轮状病毒肠炎。具有起病急的特点,在发病的前两天患儿会出现发热、呕吐等症状,随后出现腹泻,大便次数多,且多为蛋花便,但无腥臭味,并伴有脱水的症状。
④诺如病毒肠炎。具有起病急的特点,最为典型的症状为阵发性腹痛,并伴有恶心、腹泻的症状,继而出现全身症状,包括发热、寒战、头痛、乏力等,部分患儿还会伴有脱水的症状。
⑤产毒性细菌引起的肠炎。好发于夏季,具有起病急骤的特点,患儿会出现大便次数增多和大便性状改变的症状,随着病情的加重,患儿会出现腹泻频繁,量多并伴有脱水等症状。
⑥侵袭性细菌引起的肠炎。好发于夏季,患儿会出现高热、腹泻频繁、且大便黏液多、带有血性和腥臭味等症状,并伴有腹痛、恶心、呕吐等症状,部分患儿还会出现嗜睡、昏睡等症状,甚至出现休克。
⑦出血性大肠埃希菌肠炎。患儿会出现腹泻频繁、大便次数多,大便开始为水样便,随着病情的发展转为血水样,并伴有特殊的臭味的症状,并伴有腹痛、恶心、食欲减退等症状。
⑧抗生素相关性肠炎。a.金黄色葡萄球菌肠炎:患儿会出现发热、呕吐、腹泻频繁等症状,大便呈暗绿色,并伴有脱水和全身中毒的症状。b.真菌性肠炎:患儿会出现大便次数多,大便泡沫多,可见豆腐渣样的症状,并伴有鹅口疮。
小儿肠炎应该如何治疗?
小儿肠炎的治疗主要包括支持治疗和抗感染治疗。
1.支持治疗
主要以预防和纠正患儿脱水,并根据患儿的情况适当补充钙、镁等电解质,确保患儿机体水、电解质的平衡。
①轻度脱水。根据患儿的年龄、体重以及脱水情况,给予患儿口服补液盐,以纠正患儿脱水。
②重度脱水。及时给予患儿静脉输液,以补充水和电解质,补液过程中可根据患儿的情况适当补充钙、镁等电解质,以维持患儿体内的电解质平衡。a.补钙:当患儿在补液过程中出现惊厥等症状,应适当补钙。b.补镁:当患儿在补液过程中出现惊厥等症状,且补钙后症状仍未得到缓解,甚至加重,应适当补镁。
2.抗感染治疗
根据患儿的情况选取合适的抗生素进行抗感染治疗,如真菌感染的患儿选使用抗真菌剂治疗。
除上述治疗外还需根据患儿的病情对患儿的进食量和时间间隔进行调整,科学、合理的搭配营养,以补充疾病的消耗。同时应注意,部分小儿肠炎具有一定的传染性,因此要严格的进行消毒和隔离,定期对患儿的衣物、用品、餐具等进行消毒,及时清理患儿的大小便,避免患儿出现交叉感染。严格按照医生的要求进行用药、补液治疗,观察患儿的症状改善情况和精神状态,如有异常及时到急诊儿科就医。
本文的内容到这里就结束了,相信通过文章的阅读大家对小儿肠炎的相关知识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希望大家在日常生活中可以注意环境卫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增强身体素质,保持心情愉悦,做好疾病的预防工作。祝身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