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生活网 > 健康科普
热点排行
哺乳期得了急性乳腺炎如何是好
2023-09-05 21:25:52
作者:何秋直
作者单位:广西省靖西市新甲乡新圩卫生院

宝妈们十月怀胎诞下宝宝后,在坐月子时,很可能因为月子中手忙脚乱地照顾宝宝,昼夜不分的喂奶,没有时间休息,一个不小心就可能会患上乳腺炎,疼得乳房无法碰触还是轻的,严重一些还需要去医院做手术。因此,哺乳期的女性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预防,如果真的患上了乳腺炎也不要轻视和拖延,尽早进行治疗,以免更加严重。

那么什么是急性乳腺炎呢?

宝妈们在母乳喂养的期间,很有可能患上急性乳腺炎,而这种疾病也是乳房疾病中的常见病,临床表现会出现乳房局部结块、红肿、烧灼、疼痛的现象,并且还时常伴随有恶寒发热等症状。绝大多数的情况是发生于产后哺乳期的时候,并且以初产妇最常见,产后3~4周的时候最容易发作。同时,急性乳腺炎一但发作,就会迅速发展,给产妇带来的不仅是乳房局部结块、红肿、烧灼和疼痛的症状,甚至还有乳房脓肿、导致母乳喂养停止、增加孕妇心理负担、生活质量降低等问题。

哪些情况下宝妈容易得乳腺炎呢?

①哺乳姿势不正确。宝妈在诞下宝宝以后,由于是初次生产,很可能出现给宝宝喂奶姿势不正确的情况,从而导致乳头皲裂,然后就会引发炎症,如果宝妈不引起重视的话,就很可能情况加剧,从而演变成急性乳腺炎。②卫生问题的忽视。在宝妈对宝宝进行母乳喂养的期间,一定要注意喂养宝宝母乳期间的乳房卫生清洁问题,因为宝妈长期给宝宝喂奶,乳房处于非常敏感催乳的时期,所以如果不注意清洁乳房卫生的话,很可能发炎感染,引发急性乳腺炎。③宝妈睡觉姿势不正确。因为刚生下来的宝宝太小,所以他们一次都喝不了多少奶,没过多久就又饿了,所以宝妈就需要白天黑夜地喂宝宝,很难好好休息,所以在喂完宝宝以后,很可能就是随便一歪就睡着了,而睡觉时姿势不正确,侧身睡觉就会挤压到乳房,长此以往的话,就有可能会引发急性乳腺炎。④未及时排空乳房。宝妈在选择母乳喂养宝宝时,有的宝妈母乳会很多,宝宝一次喝不完,那么就需要在母乳喂养后,及时地用吸奶器排空乳房,如果没有及时排空乳房的话,就会导致宝宝未喝完的奶水淤积在乳房中,结块硬化,产生炎症,就有可能会引发急性乳腺炎。

应当如何治疗乳腺炎呢?

①干预要趁早。宝妈在母乳喂养宝宝之后,如果乳房还是处于持续的肿痛之中,碰触之下还有肿块的话,那么宝妈们就需要趁早进行干预了,比如说:可以通过增加哺乳的次数,利用婴儿的吸允或者吸奶器等方式,尽可能地排空乳房内的乳汁,使堵塞的乳管复通,那么肿痛的病情自然就会得以缓解。如果说,宝妈们错过了最佳的干预时机,就可能会出现乳房红肿热痛,且同时会伴有全身高热等症状,就极有可能发展为急性炎症期,甚至脓肿期,治疗周期就会延长,痛苦也会增加。②中药辅助热敷。如果说宝妈们乳房的肿痛没有在初期得到有效控制的话,那么就需要做一些热敷,从而使血脉通畅,让乳汁可以顺利排出。同时,如果要采用药物治疗的话,尽量采用内服抗感染药物和外敷中药相结合的方式,因为急性乳腺炎会有红肿热痛等症状,病程绵长,肿块难消,所以采用内外综合治疗的话可以有效达到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的治疗目的,缓解宝妈的症状。并且,在疏通乳腺时,会伴随一定程度的疼痛,但一般可以忍受,乳腺管通畅后自然就不痛了,不适感也会消失。③手术治疗。如果说口服和外敷药物都没有缓解症状,且病情还在持续发展的话,那么就会进入到脓肿期或溃疡后期,会出现反复溃破的现象,而这个时期就需要进行切开引流的手术治疗了,宝妈不要过于惊慌,要密切配合医生的治疗。

如何对急性乳腺炎有效预防呢?

①养成良好的喂养习惯。宝妈在对宝宝进行母乳喂养时,需要养成良好的喂养习惯,定时哺乳,并且在哺乳时要注意喂奶的姿势和宝宝吃奶的姿势。②保持乳头的卫生状况。宝妈在给宝宝喂完奶以后,需要及时地对乳房进行清洁,从而防止细菌侵入,危害身体健康。③注意休息,保持好心情。宝妈在生产完以后,一定要注意休息,尽早养成孩子喝奶的正确时间,从而避免宝妈彻夜不眠给孩子喂奶的情况,避免劳累,保持好心情。④科学合理膳食。宝妈在生完宝宝以后,一定要注意科学合理地膳食,饮食要清淡,同时也要富有营养,多吃一些富含钙、铁、蛋白质的食物。

总而言之,宝妈们在生产完以后,一定要注意哺乳姿势和卫生问题,保证充足的睡眠,从而避免患上急性乳腺炎的可能,如果患上也不要惊慌,记得要及时就医,配合治疗即可。

分享到:
版权声明:
1、家庭生活报网页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报导、图片、声音、录像、图表、广告、域名、软件、程序、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的版权均属家庭生活报网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家庭生活报网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家庭生活报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家庭生活报网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2、凡本网注明“来源:家庭生活报”或带有家庭生活报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家庭生活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相关链接
国家卫生健康委
四川省卫生健康委
各州市卫生健康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