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生活网 > 健康科普
热点排行
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血癌”
2023-09-05 21:31:30
作者:陈磊
作者单位:柳州市人民医院

去年,当时年61岁的张阿姨被诊断为血癌,血癌是一种血液系统的恶性肿瘤类型。张阿姨经朋友介绍,遂来到我院寻求帮助。在我院经过两个疗程后,病情明显改善,为了保持治疗效果,我院血液科医疗团队一致认为,张阿姨的病情适宜进行造血干细胞移植。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待满足移植条件后,按照最新的治疗指南,对张阿姨进行了移植前预处理,并进行造血干细胞的回输。在层流病房接受治疗26天后,最终于8月5日顺利出院。一直以来,恶性血液病被公众视为“绝症”。但是,这种疾病真的无法治疗,甚至是无药可救吗?有专家指出:在当前化疗、免疫靶向治疗以及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的综合治疗体系下,恶性血液病的治疗方案越来越多样化。只要患者年龄不超65岁,对于一些容易复发且难以治疗的血液及淋巴系统恶性肿瘤,都可尝试造血干细胞移植。这种治疗方案目前仍是国际上首推的一线治疗方案,有助于大幅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一、什么是血癌

血癌也称为白血病。白血病主要分类为慢性和急性两种形式,且每种形式都可能进一步分类为髓系或淋巴系的类型。血癌的起源是在骨髓中的血细胞。在正常情况下,这些细胞会成熟并发展成各种类型的血液细胞。但是在白血病患者体内,这些细胞的发展过程中断,并且开始无序地生长和分裂。病因至今不明,可能包括遗传因素、环境因素、曾经接受过放射线或某些化学治疗、某些血液疾病等。白血病症状可能包括疲劳、皮肤苍白、反复感染、易出血或瘀伤、发热、体重下降等。白血病的治疗方法取决于患者的具体类型、病情、年龄等因素。常见的治疗方法包括化疗、放射疗法、靶向疗法、免疫疗法和造血干细胞移植等。

二、造血干细胞移植定义

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主要指对患者进行全身照射、化疗及免疫抑制预处理,这是为了清除体内的肿瘤细胞和异常克隆细胞。在这个过程中,患者自身的免疫系统也会受到破坏。将健康的供体或患者自身的血液干细胞通过血管输给患者,以重建正常的造血及免疫功能,从而治疗特定疾病。

造血干细胞(HSC)是所有血细胞的源头细胞,其具有自我更新、多向分化和增殖的特性。这些细胞能转化为各类造血祖细胞,并在造血因子的驱使下逐级转化成各类成熟血细胞,例如白细胞、红细胞以及血小板等。

三、急性白血病异基因移植

异基因干细胞移植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同种异体移植,其中干细胞来源于无关的供体或者来源于脐带血。这种类型的移植对HLA匹配的要求不如同种异体移植严格,但是可能会有更高的并发症风险。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不同于其它实体器官组织移植,它不仅是造血细胞的植入,也是随之深化而来的免疫细胞的植入。因此存在着共受者双方免疫细胞的相互攻击,双向排斥。受着抗移植物及移植物抗素体,由于移植前应用强的免疫抑制治疗,亲缘共同胞者的移植主要以gvh为主,但在非血缘和hvg,v点不全相合的移植中,供者间的hvg及gvh反应均是高度重视的并发症。

四、造血干细胞移植的具体过程

下述内容详述了造血干细胞移植的详细步骤以及所需的时间安排(主要可划分为三个关键阶段):①预处理阶段(大约需5-10天):在干细胞输注之前,患者需接受大剂量化疗或与放疗联合,其目标是最大限度地消除体内的残存肿瘤细胞,为供体的造血干细胞创造生长的“空间”。此外,通过抑制患者的免疫功能,我们可以防止在后期出现供体细胞对患者细胞的排斥。②干细胞输注阶段(约1-2天):此阶段,将事先采集好的造血干细胞通过静脉输注进入患者体内。输注过程中可能出现一些反应,如发热、皮疹、呼吸困难、溶血症和血压上升等。③处理并发症阶段:在干细胞输入患者体内后的首个7-10天期间,由于细胞还未完全恢复,此时血细胞数量较低可能会引发并发症,例如黏膜炎、胃肠道反应及感染等。在血细胞开始恢复的10-14天后,可能会出现急性排异反应及其他并发症。在大约14-28天之后,血细胞逐步恢复,病情稳定,此时患者可以离开移植室。一旦离开移植室,患者的各项生理指标逐渐稳定,如果没有特殊的不适,他们可以选择出院进一步观察。然而,出院后,可能会出现一些并发症,其中最常见的是移植物抗宿主病和感染。

分享到:
版权声明:
1、家庭生活报网页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报导、图片、声音、录像、图表、广告、域名、软件、程序、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的版权均属家庭生活报网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家庭生活报网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家庭生活报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家庭生活报网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2、凡本网注明“来源:家庭生活报”或带有家庭生活报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家庭生活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相关链接
国家卫生健康委
四川省卫生健康委
各州市卫生健康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