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生活网 > 健康科普
热点排行
宝宝牛奶蛋白过敏该怎么办
2023-09-05 21:59:29
作者:王丽霞
作者单位:南宁第八人民医院

宝宝牛奶蛋白过敏是一种常见的食物过敏,在婴幼儿中较为普遍,尤其在出生后前6个月内的婴儿更容易发生。本文将为您介绍牛奶蛋白过敏的原因、症状以及处理方法,以帮助家长更好地应对宝宝出现牛奶蛋白过敏的情况。

什么是牛奶蛋白过敏

宝宝牛奶蛋白过敏是指婴幼儿对牛奶中的蛋白质过敏反应。请注意,宝宝牛奶蛋白过敏与乳糖不耐症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乳糖不耐症是指宝宝缺乏乳糖酶,无法消化乳糖,导致食用牛奶后出现消化问题。与之不同,牛奶蛋白过敏是由免疫系统对蛋白质产生过敏反应引起的。

牛奶蛋白过敏的原因

牛奶蛋白过敏的原因是婴幼儿的免疫系统对牛奶中的蛋白质产生过敏反应。免疫系统的作用是保护身体免受有害细菌、病毒和其他外来物质的侵害,但在某些情况下,免疫系统会错误地将无害的物质识别为有害物质,从而引发过敏反应。牛奶中含有两种主要的蛋白质:酪蛋白和乳清蛋白。当宝宝摄入牛奶蛋白后,免疫系统会将其中的蛋白质视为威胁并释放抗体来抵御其影响。这些抗体会导致机体释放化学物质,如组胺,进而引发过敏症状。牛奶蛋白过敏可能涉及不同类型的免疫反应,包括IgE介导的过敏反应和非IgE介导的过敏反应。在IgE介导的过敏反应中,免疫系统产生特定的IgE抗体来对抗牛奶蛋白质,导致过敏症状的发生。在非IgE介导的过敏反应中,免疫系统的其他部分参与进来,如T细胞和细胞因子的释放。牛奶蛋白过敏通常在婴幼儿时期发生最为普遍,因为此时婴儿的免疫系统仍然发育不完全,容易对新引入的食物产生过敏反应。遗传因素可能对牛奶蛋白过敏的发展起到一定作用,如果家庭有其他过敏病史,如湿疹、哮喘或花粉症等,宝宝患牛奶蛋白过敏的风险可能会增加。尽管牛奶蛋白过敏在婴幼儿中较为常见,但大多数儿童在经历适当的生长和发育后会逐渐克服这种过敏。因此,很多儿童在3至5岁左右可以重新耐受牛奶及其制品。

牛奶蛋白过敏的症状

①肠道症状:这是最常见的症状之一。宝宝可能会出现腹痛、腹泻、恶心、呕吐、消化不良和胃灼热感等消化系统问题。②皮肤症状:宝宝可能会出现皮疹、湿疹、红肿等皮肤反应。③呼吸道症状:牛奶蛋白过敏可引起呼吸道问题,宝宝可能会出现喘息、咳嗽、呼吸急促、打喷嚏、鼻塞和流鼻涕等呼吸系统问题。严重的过敏反应可能导致支气管痉挛和哮喘发作。④全身症状:宝宝可能会出现过敏性休克、哮喘发作等全身性严重过敏症状。

处理方法

①就医咨询:如果怀疑宝宝患有牛奶蛋白过敏,建议尽早咨询儿科专家并进行相关检查。医生可能会建议宝宝进行血液测试、皮肤划痕试验或口服脱敏试验来确诊。在紧急情况下,如出现严重呼吸困难、面部或嘴唇肿胀等过敏反应的迹象时,应立即寻求医疗救助。如果宝宝被诊断为严重过敏,医生可能会建议携带紧急用药,如肾上腺素自动注射器(EpiPen),以便在需要时立即使用。②饮食调整:对于确诊为牛奶蛋白过敏的宝宝,饮食管理是关键。需要完全避免含有牛奶蛋白的食物和食品添加剂,包括牛奶、奶粉、奶酪、酸奶等。在宝宝辅食引入时,也要避免使用含牛奶的食材。③注意食物标签:在购买食品时仔细阅读产品标签,注意食品标签上的成分列表,避免购买含有牛奶蛋白的食品。④寻找替代品:宝宝需要获得足够的营养,因此建议采用替代方案,可以选择适合年龄的替代性饮食。您可以咨询儿科医生或儿童营养师,选择适合的氨基酸无敏奶粉或水解蛋白奶粉。对于较大的儿童,可以选择使用对其中的营养成分不过敏的大豆奶、燕麦奶、椰奶等非乳制品作为替代。⑤注意交叉过敏:牛奶蛋白过敏的宝宝也可能对其他食物过敏,如鸡蛋、大豆、花生等。如果宝宝出现其他食物过敏的症状,应及时就医。⑥分享信息:家长还应及时与幼儿园、学校以及其他照顾宝宝的人分享关于宝宝牛奶蛋白过敏的信息,以确保在宝宝进食时能够注意到并避免相关食物。⑦过敏治疗:针对牛奶蛋白过敏引起的症状,医生可能会建议使用抗过敏药物来缓解症状。在严重过敏反应的情况下,紧急情况下应立即就医。

宝宝牛奶蛋白过敏是一种常见的食物过敏反应。家长应了解过敏的原因和症状,及时寻求医生的帮助,并遵循医生的指导进行饮食管理和替代方案的选择。同时,注意交叉过敏的可能性,并在必要时采取抗过敏药物进行治疗。及时的诊断和适当的管理可以帮助宝宝舒缓过敏症状,保证其健康成长。

分享到:
版权声明:
1、家庭生活报网页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报导、图片、声音、录像、图表、广告、域名、软件、程序、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的版权均属家庭生活报网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家庭生活报网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家庭生活报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家庭生活报网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2、凡本网注明“来源:家庭生活报”或带有家庭生活报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家庭生活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相关链接
国家卫生健康委
四川省卫生健康委
各州市卫生健康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