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液是身体健康的晴雨表,通过颜色、气味等变化可判断身体情况。尿液的变化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身体的健康状况,特别是肾脏健康。我国慢性肾病的发病率约为11%,100个人中大概有11个人有肾病,而且肾病前期症状非常隐蔽,导致很多人一发现即是终末期肾病,也就是大家常说的“尿毒症”。正确识别异常尿液,生命就多了一份新的保障!
1.关于尿量
正常成人尿量每天1000~2000ml。超过2500ml,即为尿量过多;少于400ml,即为少尿;少于100ml,即为无尿。
2.关于尿色
①正常尿液颜色淡黄且透明。②尿液颜色深黄,说明机体脱水,提示该多喝水。③无色尿液说明饮水过多,也可能是输液,糖尿病或者尿崩症等情况。
3.尿色改变提示可能患病
尿液颜色异常 可能罹患疾病 深黄色 可能肝脏或胆囊功能损害 浓茶色 肾脏疾病、过敏性紫癜、流行性出血热及子宫、卵巢等病变,正常人剧烈运动等造成的运动性血尿。 淡红色 排除吃的食物原因,如尿液呈淡红色云雾状,可能是尿路结石、各种肾炎、泌尿系统肿瘤问题引起的 暗红色 可能存在急性心肌梗死、横纹肌溶解等 乳白色 尿液像淘米水,医学上叫“乳糜尿”或“脓尿”,可能是肾结核、肾积脓或因梗阻、异物引起的尿路感染,也可能是淋巴管阻塞或破裂导致的。 灰白色而混浊 外观为毛玻璃状,这种情况临床通称脓性尿,镜下观察可见大量的上皮细胞和白细胞、尿酸盐,临床多见于尿路感染。4.关于尿味
①正常尿液气味:淡淡的芳香味。②烂苹果味:可能发生糖尿病酮症酸中毒。③刺鼻的氨气味:可能是膀胱炎、尿潴留等情况引起的。④烂苹果味:可能是糖尿病酮症。⑤老鼠屎味:有机磷农药中毒。⑥腐臭味:可能是细菌感染。⑦食用特殊食物:如洋葱、大蒜等,会有食物的特殊气味。
5.尿液分析报告单解读
①尿蛋白:正常尿液会存在少部分小分子蛋白质,如果肾功能受损,大分子蛋白质不能被重吸收,就会随尿液排出。【正常范围】阴性,阳性有微量和4个“+”号之分,“+”号越多问题越严重。②尿白细胞:尿液中白细胞过多,可能有肾盂肾炎、膀胱炎、尿道炎等泌尿系统感染情况。【正常范围】阴性或白细胞数<5/高倍视野。③尿隐血或尿红细胞:尿液中出现红细胞,通常代表泌尿系统有内出血的情况,如结石、梗阻、肿瘤或破溃感染。【正常范围】阴性;阳性时,+”号越多血尿越严重。④尿糖:短期内大量摄入糖分可能会导致糖尿,但如果尿液中葡萄糖浓度持续升高,则可能与糖尿病或肾脏疾病有关。【正常范围】阴性。⑤尿胆红素:血液中的红细胞衰老之后,会释放出血红蛋白,最终生成胆红素,它是肝功能的“晴雨表”。【正常范围】阴性。⑥尿胆原:尿胆原是由肠道细菌还原而成的胆红素产物,在确定尿胆红素异常时,补充检测尿胆原,帮助确诊黄疸的发病原因。【正常范围】阴性、弱阳性。⑦尿酮体:尿酮体是人体内脂肪代谢的重要指标,正常尿液中没有酮体,只有在糖代谢障碍和脂肪不完全氧化情况下酮体才会增加。临床上尿酮体阳性(2+~4+)常见疾病是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败血症、急性细菌性痢疾磷中毒、禁食等。【正常范围】阴性。⑧尿比重:尿比重指的是尿液中水分和其他物质的比重。【正常范围】1.005~1.030。⑨酸碱度(pH):严重的肺部疾病,会使体内碳酸浓度升高,使尿液酸碱度降低,引起呼吸性酸中毒。【正常范围】4.5~9.0,平均值6.0。⑩维生素C:尿检维C含量不是为了检测体内缺不缺乏维生素,而是为了验证尿检准确度。【正常范围】阴性。
温馨提示
预防慢性肾病要从日常做起:①每天充分饮水,不憋尿,保持尿路畅通,注意个人卫生避免尿路感染。②坚持锻炼身体,不抽烟,少饮酒,日常饮食不能过咸,不暴饮暴食。③遵医嘱用药,不滥用消炎药、止痛药及对肾脏有害的抗生素,不乱吃保健药和不明的药物。④控制糖尿病和高血压,血压控制不好、糖尿病太久会加速肾脏损坏。⑤养成定期体检的习惯,注重尿常规检查,一旦发现问题要及时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