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生活网 > 健康科普
热点排行
中医如何治疗荨麻疹?
2023-09-28 20:11:44
作者:阮小芳
作者单位:钦州市浦北县人民医院

荨麻疹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疾病,其特征是皮肤出现瘙痒、红肿,并伴有或不伴有发热、头痛等症状。中医认为,荨麻疹的发病机制主要是由于体内气血不和、感受外界的风邪、湿邪或寒邪所致。在中医治疗中,通常采用中药内服、针灸、拔罐、放血等多种方法来缓解症状,以达到治疗的目的。下面将详细介绍中医如何治疗荨麻疹。

调节体质

中医认为,荨麻疹患者多属于过敏体质,这种体质可能与患者的肝肾功能不足、体内湿气过重、气血不足等因素有关。因此,中医治疗荨麻疹首先需要通过调节体质来达到治疗的目的。在饮食上,中医认为应该多吃些清淡的食物,如蔬菜、水果、稀粥等,避免吃辛辣、油腻、海鲜等发物。此外,还可以通过艾灸、按摩等方法来调节体质。艾灸足三里、合谷等穴位可以调和气血,促进气血循环,增强身体的免疫力;按摩则可以促进身体的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从而达到调节体质的目的。

祛风除湿

中医认为,荨麻疹的主要致病因素是风邪和湿邪。风邪是荨麻疹的主要致病因素,它可以促使湿邪侵入肌肤,与体内的湿邪相结合,形成湿热邪气,使病情加重。湿邪则是由于脾虚所致,当脾虚时,身体无法正常代谢水液,导致水液在体内滞留,形成湿邪。因此,中医治疗荨麻疹需要采用祛风除湿的方法来消除风邪和湿邪。根据患者的病情和发病时间的长短,医生会选择不同的中药方剂来进行治疗。如果荨麻疹急性发作,多采用清热解毒、祛风除湿的药物,如荆芥、防风、白芷、黄芩等。如果荨麻疹处于慢性期,则采用养血祛风、除湿止痒的药物,如当归、白芍、地肤子、首乌藤等。同时,还可以用薏米、茯苓等具有健脾除湿作用的中药来调理身体,以加速病情的好转。

解表散热

中医认为,荨麻疹的症状通常是由于身体内热所致。当身体受到外界的风邪或寒邪侵袭时,会导致身体内热无法散发出去,从而引起发热、恶寒等症状。因此,中医治疗荨麻疹需要采用解表散热的方法来消除身体内热。在临床上,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病情选择不同的中药方剂来进行治疗。如果荨麻疹伴有发热、恶寒等症状,多采用清热解毒、解表散热的药物,如银花、连翘、牛蒡子等;如果荨麻疹伴有恶寒重、发热轻等症状,则采用发散风寒、解表散热的药物,如麻黄、桂枝、生姜等。此外,还可以通过针灸大椎穴、曲池穴等穴位来缓解症状。

针灸疗法

针灸是中医治疗荨麻疹的一种特色疗法。在临床上,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病情选择不同的针灸方法来进行治疗。如果荨麻疹伴有咳嗽、气喘等症状,则采用针刺天突、定喘等穴位的方法来缓解症状;如果荨麻疹伴有腹痛、腹泻等症状,则采用针刺中脘、天枢等穴位的方法来缓解症状;如果荨麻疹伴有失眠症状,则采用针刺神门、内关等穴位的方法来改善睡眠质量。

此外,拔罐也是中医常用的治疗方法之一。通过在背部拔罐可以促进气血流通,排出体内的湿气和毒素,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对于病情较重的患者,还可以采用放血疗法。通过在耳尖或手指末梢放血少许,可以泄热排毒,缓解症状。

中药外洗

中药外洗是中医治疗荨麻疹的一种特色疗法。通过中药外洗可以缓解瘙痒红肿等症状,促进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在临床上,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病情和症状选择不同的中药方剂来外洗患处。

例如,如果患者伴有红肿瘙痒等症状,可以采用清热解毒、祛风止痒的中药外洗患处;如荆芥、防风、蝉衣等中药煎水外洗可以缓解瘙痒症状;如果患者伴有渗出液等症状,则可以采用收敛止痒的中药外洗患处如明矾、黄柏等收敛止痒的药物进行外洗。同时也可以用中药药膏如消炎解毒膏等药膏外涂以缓解症状。

总之中医治疗荨麻疹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病情及发病机制根据患者的体质情况及病情严重程度进行个性化治疗在饮食上应避免吃辛辣油腻海鲜等刺激性食物不要过度劳累和情绪波动通过针灸疗法可以调和气血通畅经络达到治疗的目的同时中药外洗也可以缓解瘙痒红肿等症状加速病情的好转使患者更快康复。

分享到:
版权声明:
1、家庭生活报网页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报导、图片、声音、录像、图表、广告、域名、软件、程序、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的版权均属家庭生活报网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家庭生活报网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家庭生活报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家庭生活报网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2、凡本网注明“来源:家庭生活报”或带有家庭生活报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家庭生活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相关链接
国家卫生健康委
四川省卫生健康委
各州市卫生健康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