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生活网 > 健康科普
热点排行
起搏器:重塑心脏节律的神奇装置
2023-09-12 20:21:08
作者:黄贤军
作者单位:桂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

多年来,随着心脏起搏器的不断进步和应用,使心脏起搏器变得更加安全、有效、可靠,拥有心脏起搏器的人通常可以过上完全不受限制的生活。如果您已经安装了心脏起搏器或您被告知需要安装起搏器,希望本文能够帮助您进一步了解起搏器,了解它的神奇作用。

什么是心脏起搏器?

心脏起搏器是一种小型但非常复杂的电子设备,它被植入皮肤下,以帮助患者调节心跳。心脏起搏器最常用来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心动过缓和心律失常,比如高度房室传导阻滞、窦房结功能障碍、窦房结综合症等。高度房室传导阻滞患者在大多数情况下没有症状,但是在干体力活时会有胸闷气短、头晕乏力的症状,同时还有可能引发心力衰竭和休克等症状。窦房结功能障碍患者,轻则出现头晕、乏力,记忆力减弱,重则会出现心源性脑缺血综合征,比如眩晕、眼前发黑或晕厥等症状。

心脏起搏器是如何工作的?

心脏起搏器虽然在治疗心脏疾病过程中只是起到一个支持性工作,但是通过安装心脏起搏器,您却可以像正常人一样,相反,起搏器还有助于调节心跳的时间和顺序。起搏器由两个主要部分组成:发生器和导线。发生器本质上是一台微型计算机,装在一个密封的钛容器中,大多数现代起搏器发生器的大小约为一元硬币大小,厚度约为3倍;导线是一种柔性的绝缘导线,在起搏器发生器和心脏之间来回传递电信号,导线的一端与发生器相连,另一端通过静脉插入心脏。当今大多数起搏器使用两条导线:一根放在右心房,另一根放在右

心室。

起搏器在局部麻醉下植入,发生器放置在锁骨下方的皮肤下,导线穿过附近的静脉并推进到心脏内的适当位置,其末端插入发生器。植入过程通常需要一个小时或更长时间,植入后,起搏器通过监测心脏的电活动来工作,并决定是否以及何时“起搏”。如果您的心率变得太慢,该设备会通过向心肌传输微小的电信号来进行起搏,使心肌收缩,起搏可以从右心房、右心室或两者同时进行,起搏器根据节拍决定是否需要起搏,如果需要,应确定在哪个腔室中起搏,这种“智能起搏”确保始终保持适当的心率以满足身体的即时需求,并且始终协调心腔的工作。起搏器是“可编程的”,这意味着它们执行的特定功能可以随时更改,对起搏器进行编程是通过使用称为编程器的特殊设备向发生器无线传输新指令来完成的。

速率响应型起搏器

在起搏器的早期,只能以特定的心率起搏,每当患者自身的心率低于预设的心率(例如,每分钟70次)时,起搏器就会开始以该固定速率起搏。如今,几乎所有起搏器都能够根据您的即时需求改变起搏速度,这些起搏器被称为速率响应起搏。速率响应型起搏器可以使用多种技术中的一种来确定最佳心率,但有两种技术已经被证明非常有用。其中之一是运动传感器,它可以检测身体运动。您越活跃,在医生设定的心率范围内,心脏起搏器起搏的速度就越快。另一种常用来改变起搏速率的方法是呼吸传感器,它可以测量您的呼吸速率,您呼吸越快,您就越活跃,起搏也会更快。这两种技术都可以使速率响应起搏器模拟正常心率的实时变化。

您的心脏起搏器实际上应该多久为您的心脏起搏一次?

对于大多数使用心脏起搏器的人来说,大部分的心跳都是由心脏自身的电系统产生的。起搏器主要作用相当于一个“安全阀”,以防止偶尔发生不适当的心动过缓。另一些人的心脏起搏器主要以速度反应模式工作,以使心率在运动时适当增加,当他们休息时,起搏器通常不起搏。速率响应式起搏使他们更加活跃,而疲劳更少。还有一些人有更严重的心动过缓,可能需要一直起搏。如果起搏器停止正常工作,这些人通常会很快出现严重症状。因此,医生称他们为“起搏器依赖者”。

带着心脏起搏器的生活是怎样的?

起搏器应该预防或消除问题,而不是制造问题。一般来说,只要您遵循一些简单的预防措施,避免电磁干扰,并按照您的医生的指示定期检查您的设备,您就可以过一种几乎不受起搏器限制的生活。您需要定期检查你的起搏器,当电池开始电量不足时(通常是在7-10年后),就需要更换起搏器发生器,这通常是一个简单的门诊手术。

心脏起搏器,一个神奇的装置,虽然不能解决您的病原问题,但是却能够为心脏起到一个良好的支持性作用,保护好您的心脏,改善您的生活质量。

分享到:
版权声明:
1、家庭生活报网页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报导、图片、声音、录像、图表、广告、域名、软件、程序、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的版权均属家庭生活报网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家庭生活报网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家庭生活报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家庭生活报网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2、凡本网注明“来源:家庭生活报”或带有家庭生活报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家庭生活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相关链接
国家卫生健康委
四川省卫生健康委
各州市卫生健康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