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生活网 > 健康科普
热点排行
脑卒中偏瘫患者如何开展居家康复护理
2023-09-14 09:19:52
作者:潘小姣
作者单位:崇左市人民医院

现阶段我国脑卒中患者的数量呈现出逐年上涨的趋势,发生并发症的概率也比较大,偏瘫和各种功能障碍人增多。受到病情变化速度快这项因素的影响,居家康复护理过程中需要仔细观察病情的变化情况,并在早期康复护理以及预防、控制激发性障碍发生和发展方面投入更多时间和精力,保证改善功能的训练有序开展,让患者关节活动度快速恢复,进一步提高日常生活与活动能力。但是,目前很多脑卒中偏瘫患者及其家属并没有全面了解居家康复护理要求,下面进行简单介绍和普及,希望为更多人提供帮助。

脑卒中偏瘫是否可以恢复?

实际上,一些脑卒中偏瘫可以恢复,也有一些脑卒中偏瘫不能恢复,需要依据病人的具体病情确定。脑卒中有可能引起的症状类型比较多,偏瘫、偏盲、偏身感觉障碍是比较常见的几种症状。“偏瘫”具体是指部分功能障碍,导致患者一侧肢体无法正常活动。很多患者发生脑卒中之后积极主动地配合治疗,有利于偏瘫好转,甚至也能恢复为自行行走。但是,一部分的脑卒中患者发病初期并没有出现明显的脑卒中偏瘫,或是存在偏瘫程度低的情况,在出现脑水肿和没能及时治疗等因素的影响下,均存在出现偏瘫加重的可能性。一些患者在脑水肿纠正之后有所好转,但是小部分的患者有可能遗留后遗症。即便患者度过急性期,仍然存在遗留偏瘫的可能性,或是可以通过后期规范的康复质量使偏瘫有所恢复。对于一些患者而言,还是会发生遗留后遗症的现象。

脑卒中偏瘫患者居家康复护理的方式有哪些?

①体位护理、被动运动和主动运动十分关键,同时也要正确认识良肢位正确摆放这种措施的重要性,具体表现为能够有效预防关节挛缩和变形。对于“良肢位”而言,主要内容是指患者在卧位或是坐位时躯干及四肢一种良好体位或姿势。早期患者的体位是上肢保持肩关节向前,肘伸直,腕关节伸展和旋后,指关节外展。患者的下肢应该放在中央位,膝关节微屈,避免出现下肢外旋的情况。特别是在居家康复护理过程中,需要每间隔1—2小时变换患者的体位,如从仰卧位到侧健卧位再到患侧卧位,通常仰卧位较少。维持并改善关节活动范围的训练这项康复护理方式至关重要,很多学者认为越早效果越好,可以从患者发病至24小时采取被动和主动结合的功能锻炼措施。从临床角度出发,可知大部分以脑梗死发病48小时以后、脑出血1周后,生命体征稳定和病情不再发展为主,给予患侧肢体和关节被动运动,保证每天2次,患者家属的手法应缓慢轻柔,按由近端大关节到远端小关节的顺序依次进行,并且每一个关节至少需要重复活动5—7次。

②预防压疮和坠积性肺炎等并发症。这方面的居家康复护理不能忽视,主要因为脑卒中偏瘫患者长期处于卧床状态,机体运动感觉障碍,血液循环不良,所以需要在并发症护理工作中投入更多时间和精力。不仅如此,患者家属需要结合病情,保证每2小时翻身一次,格外注意翻身过程中不能出现拖、拉、推等动作;定期更换床单被褥和衣服,保证床铺平整无碎屑;必要情况下还要给予患者受压部位按摩;积极鼓励患者咳嗽和排痰,为患者翻身期间应拍背,这样能够帮助患者排除痰液。

③肩手综合征的预防以及康复护理。肩手综合征,早期阶段患者的表现是肩部疼痛,活动受限,手浮肿、疼痛、皮温上升;后期阶段表现为皮肤和手部肌肉萎缩,手指关节的活动功能受限等。如果想要有效预防发生这些情况,就要在患者坐位或是乘坐轮椅期间避免患侧上肢垂于一侧,上肢需要放在前面的桌子上,使腕关节轻度背屈。发生这些情况之后,可以采取冰水疗法、向心压缠扎法,从而效降低患者手水肿和疼痛程度。

④心理护理。家属根据患者的病情发展情况、症状表现,细致分析心理特征并掌握其心理状态,借助良好的环境、热情通俗的语言,积极主动地与患者交流,并让其掌握脑卒中偏瘫疾病知识。在此基础上,家属借助心理护理方式帮助其消除不良情绪,使患者以最佳的心理状态配合居家康复训练。

⑤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训练。在患者残损水平功能处于不再提高的状态时,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仍然可以通过训练提高。对此,针对患者功能恢复的程度,对技巧性训练指导2次,主要包括大小便控制、起床、穿衣、洗漱、练习握笔写字、扶拐行走等多个方面的训练项目。

由此可见,脑卒中偏瘫疾病的护理工作十分关键,尤其是居家康复训练不能忽视,患者家属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并实施针对性的护理方案,让患者积极配合康复治疗。

分享到:
版权声明:
1、家庭生活报网页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报导、图片、声音、录像、图表、广告、域名、软件、程序、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的版权均属家庭生活报网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家庭生活报网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家庭生活报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家庭生活报网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2、凡本网注明“来源:家庭生活报”或带有家庭生活报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家庭生活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相关链接
国家卫生健康委
四川省卫生健康委
各州市卫生健康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