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非手术治疗
适用于大多数早期或者症状较轻的患者。80%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可经非手术治疗缓解或治愈,其原理是使椎间盘突出部分和受到刺激的神经根水肿加速消退,从而减轻或缓解对神经根的刺激和压迫。
(1)绝对卧床休息适用于病情较重者。
(2)卧床加牵引适用于重型,尤其是髓核突出者或髓核脱出的急性发作期。
(3)腰围制动适用于轻型或恢复期患者。
(4)痛点封闭疗法适用于腰部有明确的局限性压痛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常用2%普鲁卡因2~5ml或2%利多卡因2~10ml实施痛点封闭。
(5)髓核化学溶解将胶原蛋白注射入椎间盘内,或硬脊膜与突出的髓核之间,选择性溶解髓核和纤维环,但不损伤神经根,以达到缓解症状的目的。
(二)手术治疗
1.以下几类患者需要手术治疗:
(1)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明确,经非手术治疗3个月无效,反复发作。症状严重者。
(2)突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根性疼痛剧烈无法缓解并持续加重者。
(3)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神经根功能损伤,或者马尾神经功能障碍者。
(4)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椎管包括侧隐窝狭窄症,非手术治疗无效者。
2.手术方法有哪些?
(1)后路椎板切除术、腰椎间盘髓核切除术。
(2)椎板开窗术,适用于极外型腰椎间盘突出患者。
(3)前路经腹膜外入路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经腹膜外前路腰椎椎体间关节切除术。
(4)脊柱微创手术:经皮穿刺内镜髓核切除术。
(5)对合并椎管狭窄症,椎间盘退变性脊柱不稳及复杂的病变均应考虑行椎管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此类手术亦可为微创手术)。
前面说到保守治疗需要卧床休息,以及手术治疗患者术后也是需要卧床休息,那么我们再聊聊腰椎间盘突出症卧床患者常见的并发症及其护理
(一)压力性损伤的概念及预防
1.压力性损伤的概念
由于压力和/或其伴有的剪切刀所致的骨突表面皮肤或皮下组织局限性损伤,而导致皮肤、肌肉和皮下组织的局限性损伤。常发生在骨质凸起处。
2.压力性损伤的预防
(1)降低皮肤受压
1)保持正确的姿势,尽量避免骨凸起处的部位受压。
2)勤换姿势,最少每2小时要翻一次身。
3)移动患者时,避免他们的身体与床铺发生摩擦和碰撞。
4)选择适合的座椅,减少坐骨产生压疮的可能。
5)考虑使用各种形式的减压辅助工具。
6)保持衣服、床单等物品的清洁、整齐及干爽。
7)避免伤口包扎过紧。
8)避免留长指甲或佩戴饰品,以免弄伤皮肤。
(2)减轻骨凸起部位的压迫,用软枕、海绵等物品架空骨凸部位。
(3)皮肤护理保持皮肤的清洁卫生,大、小便失禁者应勤换尿片,不要用过热的水以及刺激性大的药皂洗澡。
(4)摄取均衡营养,多进食有营养、高蛋白质的食品:如肉、蛋、奶类和豆类,以保持皮肤健康。
(5)要特别注意清理床上的以及座椅上的异物(尤其是锋利的东西。
(二)便秘的预防及处理
1.便秘的预防
(1)术前训练患者术前应训练床上解大小便,尽快适应床上排便。
(2)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
1)对床上排便有顾虑者,告知床上排便的重要性,告知排便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2)告知便秘的危害,指导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
3)告知家属长期服用泻药易造成依赖,甚至造成更严重的便秘。
(3)饮食护理多饮水,每天饮水2000毫升以上,并于每晨空腹饮一杯温开水,促进排便。提倡米面与杂粮混食,宜少食多餐。
(4)适当运动鼓励患者进行四肢的主动运动,如扩胸、深呼吸、直腿抬高运动等。
2.便秘的处理
超过3天未排便应及时采取措施,协助排便。
(1)口服酚酞片。
(2)开塞露1~2支塞入肛门。
(3)潘泻叶代茶饮。
(4)盐水灌肠。
(5)腹部按摩帮助排便。每天早晨起床前、夜晚临睡前或排便前20分钟自行按摩脐周。方法:患者取平卧位,双膝屈曲,腹部放松,双手掌相叠,掌心向下,以大鱼际肌和掌根着力,于下腹绕脐周呈顺时针方向按摩,使腹部下陷1厘米,力度以自己能承受为准,10~15分钟/次。
(6)对粪便干结,经上述方法无效时,实施人工取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