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是以体循环动脉血压增高为主要特征,可伴有心、脑、肾等器官的更能或器质性损害的临床综合征,是最常见的心脑血管疾病,因为大家对高血压的长期管理缺乏了解,临床上有很多患者血压长时间处于高水平状态,甚至成为脑卒中、冠心病、终末期肾病以及外周血管疾病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
因此高血压的防治工作任重而道远,想要做好高血压的防治,定期随访少不了!
为什么要定期复诊随访?
临床医生建议患者要意识到定期随访的重要性,并鼓励其积极配合,仍有很多患者一直不按照医嘱完成随访,多见于年纪大、文化程度低以及地区偏远的患者。那么究竟为什么要定期进行随访呢?实际上高血压随访的最终目标是通过提高高血压的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以推动高血压的有效防治工作。具体目的包括以下几点:①医生了解药物治疗对血压的影响以及是否有任何副作用,有助于确定是否需要调整治疗方案或更改药物。②确定患者的血压是否得到控制,是否达到血压目标值。③监测高胆固醇、高血糖等危险因素的变化,并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高血压随访的内容
对于可疑高血压的人群,测量血压是最基本的检查方法。通常,医生会进行多次测量,取平均值以得到更准确的结果。如果血压水平接近高血压标准,医生可尽早地采取干预措施,防止高血压的发生或减轻其严重程度。随访过程中医生会通过询问病史、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来评估患者的心血管风险,高风险患者需要更密切的监测和治疗,以降低发生心血管事件的可能性。医生根据患者的饮食、运动、体重、吸烟和饮酒等习惯,提供专业建议。
对于高血压患者随访,根据患者的血压水平,判断是否需要调整治疗方案,此外,提高动态血压监测可以更全面地了解患者24小时的血压变化,有助于医生制定更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随访中,医生根据患者情况服药及药物的不良反应等,为患者选择更适合的降压药物。
高血压随访的间隔时间
对于血压处于正常高值(接近高血压诊断标准)和白大衣高血压的患者,需要每3个月进行一次随访。对于高血压1级(轻度高血压)的患者,如果其危险分层属于低危、中危或仅接受一种药物治疗,建议每1到3个月进行一次随访,对于新发现的高危患者和病情较复杂的患者,注意随访及复查时间应缩短,特别是对于高危患者来说,如果血压未达标或出现临床症状,可缩短随访间隔至2-4周,这些患者病情较重,风险较高,需要更密切的监测和管理。对于血压达标且稳定者,病情得到有效控制,风险相对较低每1-3个月随访1次即可。
高血压病人的饮食指导
为了满足机体需要,同时不会加重身体负担,每天摄入食物摄入总量应根据患者的体重、年龄、性别、身高等进行计算。通常情况下每天摄入1500~2000千卡为宜。
我们都知道高盐饮食是导致血压升高的重要因素,因此盐的摄入量应该控制在每日6克以内,避免食用高盐食物如咸鱼、腌制品等。
作为人体必要的营养源,科学的补充量为每天每公斤体重蛋白质摄入1克为宜。注意蛋白质的选择以低胆固醇、低脂肪食品为优选,例如豆类,鱼类,瘦肉以及鸡胸肉等。
如鱼类,绿色蔬菜,豆类、坚果、奶制品等食物对于稳定血压有重要意义。
如油炸食品、快餐等,食用油控制在每日25克以下。
饮酒过量是导致血压升高的重要因素,最好戒酒。
饮食结构中增加膳食纤维所占比例,多吃全谷物食品、蔬菜、水果等,有利于促进胃肠道蠕动,食物能够更好地消化与吸收,缓解便秘症状。
高血压是一种需要综合管理的慢性疾病,通过定期随访复查、调整饮食结构、控制体重、合理运动、调整心理状态及长期遵医用药等干预措施,使血压控制在理想的范围内,达到最优化的管理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