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生活网 > 健康科普
热点排行
心力衰竭要如何注意日常护理?
2023-10-12 18:39:30
作者:马才鳕
作者单位:仪陇县人民医院

心力衰竭是一种常见的心脏疾病,如果没有做好日常护理极其容易出现急性心衰的问题,会给患者的个人生命安全带来严重威胁。心力衰竭患者心脏功能显著下降,在活动后会有明显的气促、乏力症状,下肢也会有水肿表现,需要做好日常护理,避免病情反复发作。那么你知道心力衰竭在日常护理中需要注意些哪些事情吗?

保持充足的休息

患者心脏功能受损,必须要确保拥有充足的休息,减轻心脏负担。在生活中患者需要合理规划自己的作息时间,要求每天睡眠时间保持在8小时以上,在午间尽量选择30分钟到1小时进行休息。心力衰竭患者不能熬夜,最好在每天10:00~11:00之间上床睡觉,避免熬夜导致心率加快。

合理规划日常饮食

心力衰竭会影响患者的身体状态,个人免疫力下降,并且多数患者属于老年人,身体营养水平下降,需要及时做好营养补充,提高身体素质。心力衰竭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当坚持清淡饮食原则,优先选择低脂、低盐且容易消化的食物,在补充营养的同时避免盐分、脂肪摄入过多影响身体健康。日常三餐应保持规律进食,患者可选择少食多餐的进食方式,每餐7分饱即可,避免暴饮暴食。心衰患者不能常喝浓茶、咖啡以及碳酸饮料,这会给心脏带来过多的负担。

定期进行体育锻炼

体育锻炼可以强化患者的心肺功能,改善心脏功能指标,很多患者担心运动过程中会引发疾病急性发作,只要控制好体育锻炼的强度以及时间便可以促进身体恢复,减轻疾病症状。患者首先需要选择合适的运动时间,通常在饭后一小时进行运动,在运动时需要选择舒缓、低强度项目,如太极拳、慢跑或者哑铃操等,避免运动强度过大增加心脏负担。患者不可以进行爬山、跑步这一类过于剧烈的运动,同时生活中也不能从事强度过大的体力劳动。如果患者处于急性发作阶段应保持卧床休息,不可活动。

定期服用抗心衰药物

心衰患者在生活中需要通过服药的方式控制个人疾病症状,患者应当根据医生的要求按时、按量服药,不能在疾病症状有所缓解后便停止服药,也不能随意更换药物、调整药量,以此来提升疾病的治疗效果。

做好防寒保暖

一旦呼吸道感染疾病发作便会增加心力衰竭急性发作概率,因此患者在气温下降时务必需要及时增加衣物,避免受凉引起呼吸道感染。外出时加强保暖,在室内也需要提升室内温度。

自我心理护理

患者在患有心衰后容易在外界因素的刺激下而出现急性心衰发作,加重病情,给患者带来生命威胁。面对随时到来的致命风险,心衰患者普遍会出现严重的焦虑、抑郁情绪,缺乏活力,精神状态较差。除去家属需要对心衰患者提供心理支持外,心衰患者也需要进行自我暗示和心理训练,主动调节个人情绪,保持情绪放松,避免情绪波动。患者可以通过其他娱乐活动的方式分散个人注意力,缓解不良情绪,积极参与社交活动,如外出参与广场舞活动、看书、写书法等,减轻不良情绪,形成良好的治疗心态。

加强原发病治疗

老年群体是心衰发病的主要群体,而老年患者通常合并其他慢性疾病,例如高血压、糖尿病等,如果原发疾病控制效果不佳会加重心力衰竭症状,增加急性发作概率。在日常护理中也需要重视做好原发疾病的护理和治疗,按照医生的要求定时服用药物,调整饮食结构,保证血压、血糖、血脂处于稳定状态,避免指标反复波动而加重心脏损伤,控制疾病发展进程。

定期进行复查

心力衰竭患者需要定期前往医院进行复查,检查心脏功能的改善情况,了解是否存在心脏功能异常的问题,及时进行针对性干预,调整用药方案,避免心力衰竭病情进展速度过快。如果患者发现个人存在明显的心脏不适症状,也需要及时前往医院进行检查,主动和医生进行沟通。

心力衰竭固然可怕,但是做好日常护理可让我们远离疾病威胁,守护心脏健康。

分享到:
版权声明:
1、家庭生活报网页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报导、图片、声音、录像、图表、广告、域名、软件、程序、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的版权均属家庭生活报网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家庭生活报网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家庭生活报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家庭生活报网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2、凡本网注明“来源:家庭生活报”或带有家庭生活报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家庭生活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相关链接
国家卫生健康委
四川省卫生健康委
各州市卫生健康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