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生活网 > 健康科普
热点排行
银屑病的真相:如何应对这种常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
2023-11-07 11:10:31
作者:龚娟
作者单位:贺州市人民医院皮肤科

银屑病,俗称牛皮癣,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疾病。表面上看,银屑病可能仅表现为皮肤上的红色斑块和鳞屑,但事实上,它可能对患者的生理、心理和社交生活产生深远影响。了解银屑病的发病原因、病程、症状以及治疗方式,是正确应对银屑病的关键。

银屑病的基本信息

银屑病是一种慢性、复发性、自身免疫性的皮肤疾病。其发病机制复杂,可能涉及遗传、环境、免疫等多个因素。尽管银屑病主要表现在皮肤上,但它也可能对关节、指甲和头发等产生影响。症状包括皮肤上的红色斑块、鳞屑,以及瘙痒、疼痛和灼热感等。

银屑病的发病原因

银屑病发病原因尚不完全清楚,但经过多年的研究,可能和以下几种因素有关:

1.遗传因素。银屑病有家族聚集现象,提示疾病的发生与遗传有关。若父母双方都有银屑病,子女患病率高达50%左右;若父母一方有银屑病,子女患病率约为20%。这说明遗传因素是银屑病发病的一个重要原因,但并不是决定性的,环境因素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2.免疫因素。免疫系统在银屑病的发病和进展中起着重要作用。研究发现,银屑病患者往往存在免疫功能异常,例如T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角质形成细胞等免疫细胞异常活化或过度反应,导致炎症和皮肤损伤。此外,银屑病患者还容易并发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白癜风等。

3.感染因素。感染也是银屑病发病的重要原因之一。许多急性发作的银屑病患者常常在病毒感染或链球菌感染后发病或加重病情。这表明感染可以触发免疫系统的异常反应,进而导致银屑病的发病。

4.其他因素。除了遗传、免疫和感染因素外,还有一些其他因素可以影响银屑病的发病,如精神压力、创伤、劳累、气候变化等。这些因素可能通过影响免疫系统的功能或调节皮肤细胞的生长和分化而发挥作用。此外,某些药物、化妆品、紫外线照射等也可能诱发或加重银屑病。

银屑病的病程与症状

银屑病的病程差异很大,有的患者可能经历数年的稳定期,而有的患者则可能经历持续不断的病情波动。一些患者可能在发病初期就表现出严重的症状,而另一些患者可能在数年后才出现明显的症状。银屑病的症状包括皮肤上的红色斑块和白色鳞屑,严重时可能伴有瘙痒、疼痛和灼热感。这些症状可能会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

银屑病的治疗方式

1.药物治疗。银屑病的药物治疗主要包括局部用药和系统用药。局部用药包括各种润肤剂、角质层剥脱剂、抗炎剂等,系统用药则包括免疫抑制剂、生物制剂等。治疗过程中需要根据患者的病情选择合适的药物和治疗方案。

2.物理治疗。紫外线照射是银屑病常用的物理治疗方法之一,可以有效缓解症状。窄谱紫外线照射相较于宽谱紫外线照射,更能精准作用于病变组织,减少对正常皮肤的损伤,安全性更高。

3.中医治疗。中医认为银屑病的主要病机为血热、血燥、血瘀。因此,中医治疗银屑病多从清热凉血、养血润燥、活血化瘀等方面入手。常用的中药包括当归、赤芍、丹皮等。此外,中药外洗也是中医治疗银屑病的常见方法,如用苦参、白鲜皮等中药煎汤外洗,能够起到抗炎、止痒的作用。

不同治疗方法的优缺点

1.药物治疗。药物治疗的优点在于使用方便,针对性强,能够快速缓解症状。然而,药物治疗也存在一些缺点,如长期使用可能会产生耐药性,导致治疗效果下降。此外,某些药物可能对身体产生副作用,影响患者的健康。

2.物理治疗。物理治疗的优点在于能够直接作用于病变组织,疗效较明显。然而,物理治疗也存在一些缺点,如可能导致皮肤损伤、色素沉着等问题。此外,物理治疗需要专业设备和操作人员,治疗成本较高。

3.中医治疗。中医治疗的优点在于能够从根本上调治病情,减少复发。然而,中医治疗也存在一些缺点,如治疗周期较长,见效较慢。此外,中医治疗需要专业医生进行辨证施治,对治疗人员的要求较高。

银屑病虽然是一种常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但通过科学的治疗和管理,患者可以有效地控制病情并提高生活质量。正确认识银屑病的发病机制、病程和症状,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以及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心态,是应对银屑病的关键。同时,患者应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建议,关注心理健康,以更好地管理和预防银屑病的发生发展。

分享到:
版权声明:
1、家庭生活报网页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报导、图片、声音、录像、图表、广告、域名、软件、程序、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的版权均属家庭生活报网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家庭生活报网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家庭生活报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家庭生活报网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2、凡本网注明“来源:家庭生活报”或带有家庭生活报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家庭生活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相关链接
国家卫生健康委
四川省卫生健康委
各州市卫生健康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