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生活网 > 健康科普
热点排行
关于胃溃疡的药物治疗,你知道多少?
2023-11-07 11:41:09
作者:黄燕江
作者单位:福建省安溪县医院消化内科

什么是胃溃疡?

胃溃疡为临床常见消化系统疾病,是一种多因素疾病,指胃内壁黏膜或更深层发生溃疡而引起的疾病,该病多发于中老年人群。患者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上腹痛、腹胀、恶心、反酸、呕吐、食欲不振、体重下降等。此外,该病具有反复发作的特点,如不采取及时有效的治疗措施控制患者疾病发展,易导致消化道出血、溃疡穿孔、幽门梗阻等并发症出现,将会对患者的身心健康产生危害。

胃溃疡的发病原因?

胃溃疡的发病机制临床尚未完全明确,多与遗传、环境、精神、感染、生活习惯等因素等有关。长期服用阿司匹林、皮质类固醇、抗血小板药及降压药物,也会使胃部出现异常反应。现阶段,胃溃疡没有特异治疗手段,主要以质子泵抑制剂、H2受体拮抗剂、抗菌药、胃黏膜保护等药物对症治疗为主,可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稳定控制病情。

胃溃疡的药物治疗有哪些?

1.抗酸药物

胃溃疡多由于身体胃酸分泌过多,损伤胃粘膜所致,因此需要对此类患者采取抑酸治疗。通过抑制胃酸分泌类药物治疗胃溃疡,其主要作用是中和患者胃内胃酸,改善胃酸和胃蛋白酶异常分泌,降低患者胃内酸度,阻挡胃酸对体内胃粘膜造成损伤,防止病情进一步恶化,有助于促进胃溃疡的愈合,减少相关并发症发生,改善预后。临床中较常应用的抑制胃酸分泌药物种类有两种,分别为H2受体阻断类药物和质子泵抑制剂。

①H2受体阻断类药物。H2受体阻断类药物包括雷尼替丁、西咪替丁及法莫替丁等。其中雷尼替丁为H2受体拮抗药,用药后持续时间较长,可广泛分布于患者体内,能显著抑制胃酸分泌,减轻胃黏膜受到的刺激和损伤,缓解患者临床症状;西咪替丁能够作用于壁细胞H2受体,抑制胃部基础胃酸分泌,预防应激性溃疡的发生;法莫替丁为组织胺受体拮抗剂,可抑制因各种刺激而引起的胃酸及胃蛋白酶分泌,起到抑酸效果。②质子泵抑制剂。相关研究证实,质子泵抑制剂对人体胃粘膜壁细胞有积极作用,可有效降低钾离子、氢离子和ATP活性,从而起到调节胃酸分泌的作用,促进患者疾病康复。质子泵抑制剂常用药物又分为多种,包括奥美拉唑、雷贝拉唑、艾司奥美拉唑等。其中奥美拉唑是其最具有代表性的一种药物,该药对因胃酸分泌过多而导致胃溃疡发病的患者具有较好治疗效果,其作为一种弱碱性及脂溶性药物,可有效抑制患者胃酸分泌,减轻疾病状态下胃酸对上消化道黏膜的损伤,缓解疼痛,促进黏膜溃疡愈合。而艾司奥美拉唑钠属于奥美拉唑的S-异构,具有较强的特异性,静脉给药后,可作用于胃壁细胞,在高酸环境中聚集并转化成活性形式,从而起到抑制胃酸分泌的效果,且作用持久。而雷贝拉唑可抑制胃细胞壁H+-k+-ATP酶系统,从而阻断胃酸分泌,缓解溃疡症状。

2.胃粘膜保护药

在正常情况下,人体胃粘膜的保护因子和攻击因子可以达到平衡状态,一旦保护因子低于攻击因子,原有的平衡就会被打破,从而对人体胃粘膜的功能造成威胁。而胃粘膜保护药一般含有铝、碳酸钙和碳酸镁的复方制剂以及铋剂等,能有效中和胃酸,保护胃黏膜。此外,该类药物可覆盖在溃疡部位,保护创口,修复胃粘膜,减少粘膜损伤,促进溃疡表面愈合。并且,药物中具有的独特分层网状晶格结构大分子单体可作用于粘膜表面,与胆汁酸结合吸附溶血磷酰胆碱,形成胃粘膜保护层,修复溃疡粘膜,促进胃粘膜再生。

3.抗溃疡中药

传统的临床治疗多采用胃黏膜保护剂、H2受体拮抗肌及质子泵抑制剂等为主,虽然短期治疗效果比较理想,但也容易复发,难以治愈。中医认为胃溃疡属于“胃管痛”,病机复杂,临床治疗应以温胃、调气活血、健脾养胃为主。例如丹参,其为临床常用药,是一种活血、养血、止痛祛瘀的良药,该药不仅能有效改善胃粘膜局部血流量,保护胃粘膜,还能刺激胃壁黏液细胞分泌,抑制迷走神经兴奋,从而促进溃疡表面愈合,效果显著。

综上,临床治疗胃溃疡的药物种类较多,具体治疗方案还应根据患者情况进行决策。

分享到:
版权声明:
1、家庭生活报网页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报导、图片、声音、录像、图表、广告、域名、软件、程序、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的版权均属家庭生活报网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家庭生活报网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家庭生活报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家庭生活报网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2、凡本网注明“来源:家庭生活报”或带有家庭生活报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家庭生活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相关链接
国家卫生健康委
四川省卫生健康委
各州市卫生健康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