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生活网 > 健康科普
热点排行
煎药的5大法宝
2023-11-23 09:39:57
作者:王雪
作者单位: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秦皇岛医院(秦皇岛市中医医院)药剂科

  很多人在医院拿到大包小包的各种中药后,一头雾水,不知道如何煎煮。一些人选择了代煎,但又觉得难以保存;还有一些人想要回家煎,但怕自己煎得不好,影响药效。如果您现在正在面临这些问题,那今天这篇文章一定会让您豁然开朗!

  想要正确且有效的煎药,必须要掌握煎药的5大法宝,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锅、水、火、时、法”。那这5大法宝具体是什么呢?

  法宝一:“锅”

  李时珍曾言:“凡煎药并忌铜铁器,宜用银器瓦罐。”也就说最好选择瓦罐、砂锅类器具,因为这类器皿的材质稳定,导热均匀缓和,不易与药物发生化学反应,不会影响药物的合成与分解,故从古至今一直被沿用。另外,还可以选搪瓷、不锈钢、玻璃等材质的器皿。但是要禁用铁锅、铜锅和铝锅煎药,因为这些材质的化学性质不稳定,在煎煮药时能与中药所含的化学成分发生反应,从而改变药性,影响汤剂的质量,进而降低疗效。

  法宝二:“水”

  煎药用水也很重要,应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饮用水,如纯净水、自来水,以不含消毒剂的优质天然水为佳。每次将一剂中药饮片材料放入煲内,加入清水,观察加水能否浸满药面,不足时可稍加水量。中药入煎前应先用冷水浸泡30分钟左右。煎药用水量一般浸过药面2-3厘米。大剂量和松泡易吸水的药物可适当增加一些用水量。

  法宝三:“火”

  煎煮火候、时间等也直接影响汤药质量。火候,一般先武火(急火),煮沸后文火(慢火)保持煮沸状态,直至达到煎药要求。

  法宝四:“时”

  每剂药一般煎两次,煎煮时间依药方不同而有所区别。滋补类药,一般头煎煮沸后再煮30分钟左右;解表药,气味辛香,富含挥发油,煎煮太久易使药材有效成分挥发逸去,降低药效,宜急火煮沸,再煎5-10分钟。一般药煮沸后再煎煮约15分钟即可。二煎药宜比头煎时间短些。煎液量,以每次煎煮后趁热滤取煎液100-200ml为宜。药味多的煎药量宜多些,药量少则宜少些。注意第二次煎煮后,应挤榨药渣,避免煎液的损失。把两次煎液合并后,混匀后分两次服用。同时注意有些需要先后投放的中药方,一般先下的药物煎20分钟左右,后下的出锅前5分钟左右放入即可。

  法宝五:“法”

  煎药方法包括先煎、后下、包煎、冲服、烊化、溶化等多种方法,用中医术语说叫“脚注”。①先煎。像矿石类、贝壳类、角甲类药物,因为质地坚硬,有效成分不容易发挥,需要先煎;而有些中药只有先煎才起作用或需要先煎去除毒性,一般先煎20分钟左右。但有些毒性中药,如生南星、生半夏、雷公藤之类的需要先煎1小时以上。②后下。后下是为了减少中药因为长时间煎煮造成有效成分的破坏或流失,后下的时间是在出锅前最后5分钟下入即可。③包煎。包煎是指用纱布包住再放入锅中煎煮,如花粉类药物或者含淀粉、粘液质较多的药物。现在医院里的这类药大多是现成包好的,只需放入煎即可。④烊化冲入。烊化冲入是指将中药溶化后,倒入熬好的中药中一起服用。烊化冲入用于粘性较大的药物,如阿胶、鹿角胶、蜂蜜、饴糖等,可以直接放入熬好的中药内溶化,也可以放水溶解或蒸化。如果直接放入锅内和其他药材熬煮,会黏在其他药材或者锅壁上,影响其他药材药效的发挥。⑤溶化。对于易溶类的中药,如芒硝、玄明粉等,可以加水溶化或直接放入熬好的中药内溶化。⑥另煎后兑入。将某种中药单独煎煮,再将煎好的汤汁兑入其他药材煎好的汤剂中服用,一般用于贵重的药物,如人参、西洋参、鹿茸等。⑦生汁兑入。有些中药本身是以药汁的形态存在,不适宜再煎,可以直接兑入其他煎好的中药药汁内。生汁兑入主要用于鲜生地汁、梨汁、韭菜汁、姜汁、竹沥等。⑧合药冲服。有些药物的有效成分不在水中溶解或加热后有效成分容易分解,需要将药末放入已经煎好的其他药物的药汁内,搅拌后服用。如人参粉、牛黄粉、羚羊粉、三七粉、麝香粉、肉桂粉等。另外,煎好的暂时不服用的中药需要放入冰箱冷藏。

  中医药文化博大精深,我们只有掌握了以上的5大法宝,才能在家实现正确的中药煎煮!

分享到:
下一篇:很抱歉没有了
版权声明:
1、家庭生活报网页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报导、图片、声音、录像、图表、广告、域名、软件、程序、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的版权均属家庭生活报网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家庭生活报网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家庭生活报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家庭生活报网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2、凡本网注明“来源:家庭生活报”或带有家庭生活报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家庭生活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相关链接
国家卫生健康委
四川省卫生健康委
各州市卫生健康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