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小宝贝睡觉总是嘴唇往上翘地张着嘴,还打呼噜,样子好像也越长越难看了!去医院咨询医生,医生说,小宝贝的这种情况是腺样体肥大。
那么到底什么是腺样体肥大?腺样体又在哪里呢?
其实呀,腺样体也就是大家常说的咽扁桃体。腺样体位于鼻腔与口咽之间,它的位置可以说是在鼻腔、口腔及咽喉通道的交通枢纽上,时常会牵一“腺”而动全身。
那么腺样体在人体中起着什么重要作用呢?
腺样体是儿童时期重要的免疫器官。当孩子呼吸道遭到了病菌入侵时,腺样体就会立即启动它的防御机制,进入与病菌战斗的状态,这时,腺样体就会变得肿大起来。当病原体被清除时,他们就会恢复原来的大小。
那为什么会有腺样体变肥大后不再缩小情况?
当小宝贝抵抗力长期较低的时,呼吸道容易反反复复受到病原体入侵,引起感染,导致腺样体以及扁桃体肥大增生,久而久之,“肥胖的身躯”就再也回不去了。
那么腺样体肥大除了会打呼噜,还有些什么危害呢?
气道明显变狭窄是腺样体肥大的直接后果。同时,腺样体肥大堵塞后鼻孔及咽鼓管咽口,可引起耳、鼻、咽、喉等局部症状甚至引起相应的全身症状: 耳部症状:分泌性中耳炎,导致听力减退和耳鸣。 鼻部症状:鼻炎、鼻窦炎,有鼻塞及流鼻涕等症状。说话的时候带闭塞性鼻音,睡觉时打呼噜,甚至严重时会出现睡眠呼吸暂停。 咽、喉和下呼吸道症状:由于分泌物向下流刺激,常引起夜间阵咳,容易引发气管炎。 腺样体面容:小宝贝腺样体肥大时,常常会觉得用鼻子呼吸不畅,于是习惯长期的张口呼吸。而由于长期张口呼吸,致使口腔鼻腔气压改变,进而引起小朋友面骨发育发生障碍,如出现下颌后缩,腭骨高拱,牙列不齐,门牙突出,上唇短厚,缺乏表情等这些大家说的“腺样体面容”。 全身症状:除了耳、鼻、咽、喉等局部症状,当腺样体肥大时,小宝贝还会出现厌食、呕吐、营养不良等情况。而由于呼吸不畅,缺氧、肺扩张不足,可导致胸廓畸形、内分泌功能紊乱,对其生长发育造成严重的不良影响。同时由于睡眠时鼾声过大、张口呼吸、汗多等也会导致早上起床时头痛、白天打瞌睡、学习困难等。 所以,腺样体面容都是腺样体肥大引起的吗?
其实不是所有的腺样体面容都是腺样体肥大引起的。只要是任何引起张口呼吸的病因如果长期得不到纠正,都可能出现腺样体面容。那么张口呼吸一定会造成腺样体面容吗?也是不的,有些孩子虽然张着口,但是并没有经口流动的气流,这种情况称之为习惯性张口,并不需要担心。而有的孩子在他扁桃体发炎时,为了减少吞咽产生的疼痛,常常习惯性地将舌体前伸、下颌前移进行呼吸,久而久之反而可能形成“地包天”。所以,张口呼吸不一定造成腺样体面容,但大概率会影响颅面部的生长发育。
那么做些什么检查可以发现腺样体是否肥大呢?
首先要到正规医院的耳鼻喉科进行相关检查,医生会为小朋友做外观、口腔、鼻腔的检查,还需要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影像学检查以进一步确诊。
腺样体肥大怎么治疗呢?需要手术吗?
正常生理情况下,腺样体在小儿2至6岁开始发育至最大,10至12岁时会逐渐萎缩,成人后基本就消失了。这种情况叫腺样体生理性肥大,不需要手术治疗。如果小宝贝没有睡眠打呼噜、张口呼吸以及憋气情况,没有反复发作的慢性鼻窦炎,没有听力下降等情况,就可以观察为请,一般可以自愈。如孩子处于3至5岁的年龄段,鼻塞流涕、睡眠打鼾等症状不严重,也没有憋气的情况,可在专业医师指导下,采用药物保守治疗。
那什么情况才要手术治疗呢?
当腺样体肥大引起睡眠呼吸暂停,引起慢性鼻塞、习惯性张口呼吸;保守治疗效果不佳;鼻炎、鼻窦炎、分泌性中耳炎、哮喘等疾病反复发作;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生长发育不良、或颌面部发育异常的情况下,需要手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