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生活网 > 健康科普
热点排行
煎中药越浓越好吗?
2024-02-20 15:14:47
作者:温浩宇
作者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海市中医医院

  中药的药效要通过合理的煎煮才能充分发挥,那么怎样正确地煎煮中药汤剂呢?有人认为熬制的时间越久,汤的味道就越浓,其实这是一种错误的认识。也有人舍不得将药渣扔掉,第二天再加水,端起碗,捂着鼻子,一饮而尽,或许说起来比较搞笑,那你做过类似的事情吗?

  中药汤剂煎煮的原理

  所谓“熬中药”,指的是用水煮中药饮片,即用水浸提法使药材中的活性成分通过浓度差异提取到水煎液中,中药煎煮的过程是中药有效成分持续释放和溶出的过程。

  中药汤剂越浓越好吗

  中药煎煮是中药有效成分持续释出、溶出的过程,当煎煮至饮片与药液中活性成分浓度达到平衡后,即停止扩散。这个时候,若再继续煎煮,力求“又浓又少”,不但药物中的有效成分无法再释出,反而有可能使大分子(如树脂、树胶、色素等)不断溶出,致使药液中的有效成分因挥发而减少,甚至在长时间高温下被破坏,从而降低药效。

  科学的煎中药方法

  1.煎药器具的选择。一般来说,患者在煎煮中药的时候可以选择砂锅、砂罐或陶瓷等器具,煎煮中药的器具不能使用铁锅、铜锅、铝锅等,因为金属元素在某些情况下会与中药成分发生作用,从而影响药物的药效,严重的甚至会对病人的身体造成危害。,人们在家里经常用砂锅煎煮中药材,另外煎药也可以用玻璃,不锈钢,陶瓷,紫砂等器具。

  2.煎药用水的选择。一般在煎煮中药的时候可以用自来水,也可以用纯净水。

  3.药材的浸泡。在煎煮中药前,先用冷水浸泡药材,浸泡时间以20-30分钟为宜。泡水的时间也要根据药材的特性进行相应的调整,而植物的根系、果实和种子等,就需要更长的时间来浸泡。浸泡时间的长短和煎煮中药时的季节有关系,如果中药煎煮操作是在夏天进行,浸泡时间可以适当缩短;如果是在冬天熬制中药,那么就应该增加中药的浸泡时间。除了浸泡药材的时间之外,还要控制用水的量,科学、合理的用水方法是先往药材中加水,待药材浸泡完毕后,再看水位,若水位高于药材2-3 cm,就不必再加水了,如水位在药材表面2厘米以下,要加水煎煮。

  4.煎药的火候选择。在煎煮过程中,除了要控制用量和煎煮方法,还要注意火候的控制,煎煮之火分为文火型和武火型,文火型是指火力较弱,需要更长的时间来熬煮中药,而且温度上升的速度也要慢一些。武火代表着火焰的强度更大,温度也更高,所以才能更快地熬制中药。不过在煎煮中药的过程中,首先要用武火将器具内的中药煮到沸腾,然后转成小火熬煮,要注意使器具保持沸腾,直到中药熬煮完毕。不能一直用武火煎煮,在火力大的情况下,器具中的水分会快速流失,有可能导致中药还没有熬煮完成就变成糊状,导致煎煮失败。也不能总是用文火煎煮,这样会影响药效的发挥,增加患者的治疗费用。

  5.煎药的时间。要按照传统的方法熬制一定时间,依药物药性,先将解表药煮沸后再煎10~15分钟,第二次煎10分钟;营养药头煎开后煮30-40分钟,二煎25-30分钟;一般药性药物,第一煎烧开后煎20-25分钟,二煎15-20分钟,各类汤类均可煎两次,药汤煎好后,应趁热滤干,最大限度地减少药渣中的煎液残留。薄荷、苏叶、藿香、佩兰等挥发性成分含量较高的药品不需浓煎,因为煎煮时要盖上盖,以免其有效成分挥发。有的补益药是要浓煎的,但是具体煎到什么程度、用量有多大,要在中医的指导下才能确定,不能随意添加或者延长熬药时间;一些含皂苷的中药,如沙参、三七、牛膝、甘草、桔梗等,在温度未到100℃时,即开始沸腾,产生“假沸”,此时取下,药物中有效成分未完全溶出,药效大打折扣,无法达到预期疗效,故在煎煮时应特别注意。

  结束语:煎药是否越浓越好这一问题相信在阅读完上述内容后,您对这一问题的答案一定有所了解,只有掌握正确的煎药方法,才能发挥中药的作用,为了确保患者的治疗效果,一定要掌握好煎药的火候,希望在阅读完上述内容后能够对你有所帮助。

分享到:
版权声明:
1、家庭生活报网页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报导、图片、声音、录像、图表、广告、域名、软件、程序、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的版权均属家庭生活报网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家庭生活报网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家庭生活报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家庭生活报网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2、凡本网注明“来源:家庭生活报”或带有家庭生活报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家庭生活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相关链接
国家卫生健康委
四川省卫生健康委
各州市卫生健康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