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生活网 > 健康科普
热点排行
八段锦助你养心又健体!
2024-06-11 17:42:34
作者:施静
作者单位:柳州市工人医院
心血管健康对于每个人来说都非常重要,心脏是我们身体的“发动机”,负责将氧气和营养物质输送到全身各个角落。然而,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一大杀手。在这样的背景下,寻找一种既能养心又能健体的锻炼方法显得尤为重要。而八段锦,这一古老而神奇的健身功法,正是我们养心健体的绝佳选择。

八段锦起源于我国古代,是一种融合了中医理论与武术精髓的健身气功。它通过八个基本动作的练习,能够调和阴阳、疏通经络、行气活血、强身健体。对于心血管内科患者来说,八段锦更是一种既安全又有效的锻炼方式。

一、八段锦简介

八段锦的历史悠久,最早可以追溯到北宋时期。它是一种以肢体运动为主的健身方法,通过柔和连绵、圆活连贯的动作,达到舒筋活络、调和气血的目的。八段锦的基本动作包括双手托天、左右开弓、单举上举、后瞧顾盼、招头摆尾、双手攀足、攒拳怒目和背后七颠等八个动作,每个动作都有其独特的健身效果。

八段锦的动作与中医理论紧密相连。中医认为,人体内部存在着阴阳五行之气,而八段锦的动作正是为了调和这些气息,使身体达到平衡状态。通过练习八段锦,可以疏通经络、行气活血,从而增强身体的抵抗力和免疫力。

二、八段锦如何养心 调节呼吸,增强心肺功能 深呼吸是八段锦练习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深呼吸,可以吸入更多的新鲜空气,增加肺活量,提高心肺功能。同时,深呼吸还能使心脏得到充分的氧供,有助于改善心肌缺血、心绞痛等心血管疾病的症状。在八段锦的练习中,每个动作都伴随着特定的呼吸节奏,这种呼吸与动作的协调配合,有助于进一步提高心肺功能。

2.舒缓压力,降低心脏病风险

现代生活节奏快,人们普遍面临着巨大的心理压力。长期的心理压力会导致交感神经兴奋,引发心率加快、血压升高等一系列心血管反应,增加心脏病的风险。而八段锦的练习注重身心合一,通过柔和的动作和舒缓的节奏,有助于放松心情、舒缓压力。在练习过程中,人们可以暂时忘却烦恼,将注意力集中在动作和呼吸上,从而达到舒缓压力的效果。

3.促进血液循环,预防心血管疾病

八段锦的动作设计精巧,能够全面锻炼身体的各个部位。在练习过程中,通过肢体的屈伸、扭转等动作,可以挤压和按摩身体内部的血管和肌肉,促进血液循环。良好的血液循环是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关键。通过八段锦的练习,可以改善血液在血管中的流动状态,降低血液粘稠度,预防血栓形成和动脉粥样硬化等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三、八段锦如何健体

1.增强肌肉力量与柔韧性

八段锦的动作虽然柔和,但每个动作都需要肌肉的收缩和伸展来完成。通过长期的练习,可以增强肌肉的力量和耐力。同时,八段锦的动作还注重关节的屈伸和扭转,有助于提高身体的柔韧性和协调性。柔韧性的提高可以预防运动损伤和关节疾病的发生。

2.改善关节灵活性,延缓关节老化

随着年龄的增长,关节的灵活性和稳定性逐渐下降。而八段锦的练习可以通过关节的屈伸、扭转等动作,改善关节的灵活性,延缓关节老化的进程。同时,八段锦的动作还可以增强关节周围的肌肉力量,提高关节的稳定性。这对于预防关节炎、骨质疏松等关节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3.促进新陈代谢,保持健康体重

新陈代谢是人体内部进行物质和能量交换的过程。通过八段锦的练习,可以促进身体的新陈代谢率提高。新陈代谢率的提高意味着身体能够更高效地消耗热量和脂肪,有助于保持健康的体重和身材。同时,新陈代谢率的提高还可以改善身体的免疫功能和抗氧化能力,预防疾病的发生。

四、如何正确练习八段锦

要正确练习八段锦,首先要做好准备活动,如热身运动、调整呼吸等。在练习过程中要注意动作的准确性和连贯性,每个动作都要做到位。同时,要配合呼吸进行练习,使呼吸与动作相协调。初学者可以先从简单的动作开始练习,逐渐提高难度和深度。最重要的是要持之以恒地练习,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五、结论

综上所述,八段锦作为一种古老而神奇的健身功法,对于心血管内科患者来说具有显著的养心健体效果。通过调节呼吸、舒缓压力、促进血液循环等方面的作用,八段锦有助于改善心血管健康;同时,通过增强肌肉力量与柔韧性、改善关节灵活性、促进新陈代谢等方面的作用,八段锦还能够强身健体、预防疾病的发生。因此,我们鼓励大家积极参与八段锦的练习,让这一古老的健身功法为我们的身心健康保驾护航!

分享到:
下一篇:很抱歉没有了
版权声明:
1、家庭生活报网页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报导、图片、声音、录像、图表、广告、域名、软件、程序、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的版权均属家庭生活报网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家庭生活报网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家庭生活报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家庭生活报网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2、凡本网注明“来源:家庭生活报”或带有家庭生活报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家庭生活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相关链接
国家卫生健康委
四川省卫生健康委
各州市卫生健康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