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生活网 > 健康科普
热点排行
妊娠期遇上糖尿病,怎么办?
2024-07-18 20:19:44
作者:许莉
作者单位:百色市妇幼保健院
哎呀,怀孕了真是件喜事!可是,如果在妊娠期碰上了糖尿病这个小插曲,那该怎么办呢?别急,今天咱们就来好好聊聊妊娠期糖尿病这个话题,让您轻松应对,快乐孕育!

首先,咱们得明白什么是妊娠期糖尿病(GDM)。简单来说,就是在怀孕期间才出现的糖尿病症状。这种情况在孕妇中并不少见,但对母婴健康都有一定的影响。所以,及时发现并妥善管理妊娠期糖尿病就显得尤为重要啦!

一、妊娠期糖尿病的基本知识

要想打败“敌人”,就得先了解“敌人”。妊娠期糖尿病是怎么来的呢?其实,这主要和怀孕期间的激素变化有关。怀孕后,妈妈体内的激素水平会发生很大变化,其中一些激素会降低胰岛素的敏感性,导致血糖升高。另外,有些妈妈本身就有糖尿病家族史、高龄或者肥胖等因素,也会增加患上妊娠期糖尿病的风险。

虽然妊娠期糖尿病的症状可能并不明显,但有些妈妈可能会出现多尿、口渴、饥饿感强烈等表现。所以,如果您在怀孕期间出现这些症状,就要及时去医院检查!

二、妊娠期糖尿病的诊断与筛查

好啦,了解了妊娠期糖尿病的基本知识后,我们来看看如何诊断和筛查这种病症。通常,在怀孕24-28周的时候,医生会建议您进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这个试验很简单,就是让您喝下一杯特制的糖水,然后在不同的时间点测量您的血糖水平。

诊断标准也很明确:如果空腹血糖≥5.1mmol/L,或者1小时后血糖≥10.0mmol/L,再或者2小时后血糖≥8.5mmol/L,只要达到其中任意一点,就可以诊断为妊娠期糖尿病了。这个诊断标准可是关系到母婴健康的金标准,千万别忽视哦!

三、妊娠期糖尿病的管理与治疗

妊娠期糖尿病,听起来有点吓人,但其实只要掌握正确的管理和治疗方法,就能轻松应对。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具体应该怎么做吧!

(一)饮食管理:做个“挑食”的妈妈

1.制定个性化食谱:首先,要根据自身情况(比如体重、身高、活动量等)制定合理的膳食计划。这个计划应该包括每天需要摄入的总热量,以及各营养素的比例。

2.低糖、低脂、高纤维:尽量选择低糖、低脂、高纤维的食物,比如绿叶蔬菜、全麦面包、瘦肉等。

3.少量多餐,避免暴饮暴食:坚持少量多餐的原则,每餐吃到七八分饱即可。

(二)运动疗法:孕期也要动起来

1.选择适合的运动方式:散步、孕妇瑜伽等低强度运动是不错的选择。这些运动既能帮助控制血糖,又不会对身体造成过大负担。

2.控制运动时间和强度:每次运动时间不宜过长,一般控制在30分钟左右即可。同时,要避免剧烈运动,以免对胎儿造成影响。

3.注意运动安全:运动时要穿着舒适的鞋子和衣服,避免摔倒等意外情况发生。此外,运动前后要做好热身和拉伸动作,以预防肌肉酸痛和抽筋等问题。

(三)药物治疗:该出手时就出手

1.胰岛素治疗:当饮食和运动治疗无法有效控制血糖时,医生可能会建议使用胰岛素治疗。胰岛素是一种安全的降糖药物,但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正确使用。

2.注意药物副作用:虽然胰岛素相对安全,但仍需关注可能的副作用,如低血糖等。因此,在使用胰岛素期间要密切监测血糖变化,并及时调整药物剂量。

(四)定期监测与记录:做个有心人

1.定期监测血糖:每周至少进行一次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的监测,以及时了解病情变化并调整治疗方案。

2.记录血糖数据:每次监测后都要认真记录血糖数据,以便更好地掌握自己的血糖变化规律。

3.及时就医咨询:如果发现血糖异常升高或波动过大,要及时就医咨询并寻求专业建议。

四、妊娠期糖尿病对母婴的影响及预防措施

妊娠期糖尿病不仅会影响妈妈的健康,还可能对胎儿造成不良影响。比如,妈妈可能会出现妊娠期高血压、羊水过多等问题;而胎儿则可能面临巨大儿、新生儿低血糖等风险。

为了预防这些不良影响的发生,妈妈们一定要积极控制血糖水平。通过合理的饮食、适度的运动和必要的药物治疗来保持血糖在正常范围哦!

五、产后注意事项与随访

终于熬到了分娩的时刻啦!不过,产后妈妈们也不能掉以轻心哦!因为妊娠期糖尿病的妈妈在产后仍然需要密切关注自己的血糖水平。建议妈妈们在产后6-12周内进行OGTT复查以确认血糖是否恢复正常。

在哺乳期方面呢?其实哺乳期对于控制血糖也是有帮助的哦!因为哺乳可以促进妈妈体内多余的糖分转化为乳汁排出体外。所以啦,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量坚持母乳喂养吧!

当然啦长期随访也是非常重要的呢!因为有些妈妈在产后可能会发展成为永久性糖尿病,所以我们需要定期进行血糖监测和风险评估来确保自己的健康哦!

分享到:
版权声明:
1、家庭生活报网页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报导、图片、声音、录像、图表、广告、域名、软件、程序、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的版权均属家庭生活报网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家庭生活报网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家庭生活报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家庭生活报网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2、凡本网注明“来源:家庭生活报”或带有家庭生活报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家庭生活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相关链接
国家卫生健康委
四川省卫生健康委
各州市卫生健康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