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生活网 > 健康科普
热点排行
做完膝关节置换术后,怎么恢复得更快?
2024-07-18 09:47:20
作者:杨利
作者单位:柳州市工人医院
膝关节置换术,对于许多患有严重膝关节骨关节病的患者来说,是重新获得行动自由的重要手术。全膝关节置换术能够有效解除膝关节疼痛,改善关节功能,矫正畸形,帮助患者获得长期稳定的生活质量。然而,手术成功只是第一步,术后的康复训练同样至关重要。那么,膝关节置换术后,我们该如何进行科学有效的康复训练,以便更快地恢复呢?

一、术后当天:基础护理与初步康复准备

手术结束后的当天,患者的首要任务是确保良好的休息与恢复。此时,患者应去枕平卧,将患肢伸直,脚尖朝上放置。为了减少肿胀,可以在小腿及足跟下垫上枕头以抬高患肢。同时,在膝关节侧方使用冰袋冷敷,有助于减少局部渗出,缓解疼痛。

对于术前存在屈曲畸形的患者,术后应保持膝关节下方的空虚,避免过度压迫。术后24小时,可以在膝关节表面放置2~4公斤的钢珠袋,以帮助压直膝关节,纠正畸形。

麻醉药效消退后,患者可以尝试在床上坐起,并进行简单的康复训练动作,如轻度活动脚趾和踝关节,促进血液循环。

二、术后1~2天:基础康复训练启动

进入术后康复的第一阶段,主要是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以及锻炼股四头肌的力量。这一阶段可以引入两个简单的康复动作:踝泵练习和直腿抬高练习。

1.踝泵练习:这个练习的目的是通过活动踝关节,促进下肢血液循环,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平卧位,双脚做上勾和下踩的动作,每次动作持续5秒,每组做200下,每天进行3~4组。这个动作不仅可以帮助预防血栓,还能促进下肢肌肉的活动。

2.直腿抬高练习:此练习旨在加强股四头肌的力量,为后续的行走训练打下基础。患者同样保持平卧位,然后伸直膝关节,拾高下肢至距床面20~30厘米处,保持这个姿势5秒,再慢慢放下。这个动作能够逐渐增强患者的大腿肌肉力量。

此外,这一阶段还需要特别关注膝关节的伸直训练。患者可以尝试自行压腿并用力伸直膝关节,或者由他人辅助压腿,确保膝关节能够完全伸直,这对后续的正常行走至关重要。

三、术后2~5天:进阶康复训练与辅助行走

随着术后疼痛的减轻和身体状况的改善,患者可以进入康复的第二阶段。这一阶段的重点是增加膝关节的活动范围和辅助行走训练。

1.膝关节屈曲练习:患者可以在床上自行抱腿进行屈膝练习,或者坐在床边,将足跟紧贴床面,逐渐加大膝关节的屈曲角度。这一动作有助于恢复膝关节的正常活动范围。

2.辅助行走练习:在陪护人员的帮助下,患者可以开始尝试使用助行器进行行走训练。初次行走时,可以先在床边坐1~2分钟以适应体位变化,避免眩晕和摔倒。随后,可以原地高抬腿踏步,再逐渐过渡到高抬腿行走。每天练习3~4次,每次10~20分钟,根据个人情况逐渐增加行走的距离和时间。

在行走训练中,患者需要注意正确的行走姿势。先向前移动助行器,然后迈出患肢,注意伸直膝关节使脚跟首先着地。身体向前弯曲,利用膝关节和踝关节的协调动作使整个脚平稳着地。最后用前足蹬地向前迈进,完成一个完整的步行周期。

康复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在膝关节置换术后的康复过程中,患者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安全第一:在进行所有康复训练时,请确保有人在场以防止意外发生。特别是在刚开始行走训练时,可能会因为眩晕而摔倒。

2.循序渐进:不要急于求成或过度用力。康复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时间和耐心。请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和医生的建议来调整训练强度。

3.保持良好心态:面对手术和康复过程中的困难和挑战时,请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相信自己能够战胜困难并重返健康的生活。

4.遵嘱执行: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应严格遵循医生和康复师的训练建议,不得私自调整计划或强度,以确保康复效果和安全。

5.警惕摔跤:在康复期间要特别小心避免摔跤,因为摔跤可能会导致二次伤害并延缓康复进程。

通过遵循以上注意事项,患者可以更安全、更有效地进行膝关节置换术后的康复训练。

五、结语

膝关节置换术后的康复训练,是患者重拾行走自由的关键一步。这一过程中,我们不仅需要科学的训练方法,更需要坚定的信念和持久的毅力。通过逐步的练习与恢复,我们将能够战胜困难,重新拥抱健康的生活。让我们携手努力,不畏艰难,勇往直前,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定能再次迈出自信而稳健的步伐,享受自由行走的快乐,开启全新的生活篇章。

分享到:
版权声明:
1、家庭生活报网页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报导、图片、声音、录像、图表、广告、域名、软件、程序、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的版权均属家庭生活报网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家庭生活报网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家庭生活报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家庭生活报网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2、凡本网注明“来源:家庭生活报”或带有家庭生活报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家庭生活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相关链接
国家卫生健康委
四川省卫生健康委
各州市卫生健康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