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继续规范治疗原发病
积极治疗原发病是保护残余肾功能的首要措施。尽管一些终末期肾病(ESRD)患者已经接受了透析治疗,但他们的肾脏病变可能仍在继续发展,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结节性多动脉炎、糖尿病肾病等。如果放弃对原发病的治疗,残余肾功能将会迅速丧失。因此,针对原发病的治疗措施,如激素冲击、血浆置换、预防和控制感染,以及针对糖尿病患者的早期强化胰岛素治疗等,都显得尤为重要。通过这些措施,可以有效减轻肾脏的损害,延缓残余肾功能的进一步恶化。
02. 稳定血压:守护残余肾功能的防线
高血压是残余肾功能快速下降的重要因素之一。当体循环血压升高时,会加剧残存肾单位的高灌注、高滤过状态,长期的血压升高还会引起肾脏小动脉结构和功能的改变,导致管壁肥厚、管腔狭窄,进而引发残存肾单位的缺血性改变,最终导致肾小球硬化。因此,对于透析患者而言,将血压控制在目标范围(<140/90mmHg)内至关重要。选择对肾脏损害小的降压药,并坚持规律服药,是保护残余肾功能的重要防线。
03. 避免肾毒性药物:细心呵护每一丝肾功能
血液透析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应尽可能避免使用对肾脏有毒性的药物,如非甾体类抗炎药和氨基糖甙类药物。这些药物的使用可能会进一步损害残余肾功能,加速其丧失。此外,还应尽量避免进行造影剂检查,以保护宝贵的残余肾功能。在与医生沟通时,患者应主动告知自己的肾脏状况,以便医生在开具处方时能够充分考虑到这一点。
04. 保持血流动力学稳定:细微之处见真章
对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来说,血流动力学的急剧变化与残余肾功能的下降有着密切的关系。透析过程中大量的脱水会造成肾小球低灌注状态,从而导致残余肾功能的减少。因此,患者需要严格控制每天的饮水量,确保不超过干体重的5%。随着透析时间的延长,脱水量大、收缩压增高逐渐成为影响残余肾功能的独立因素。维持血流动力学的稳定对于保护残余肾功能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控制血压、减少透析期间体重增长、避免透析过程中过大的超滤量等措施,可以有效减少血流动力学的波动,从而起到保护残余肾功能的作用。
05. 综合施策,全面保护残余肾功能
除了上述具体措施外,血液透析患者还应注重综合施策,全面保护残余肾功能。这包括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合理饮食、规律作息、适量运动等;定期进行肾功能检查,以便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问题;与医护人员保持密切沟通,及时反馈身体状况的变化;以及积极参与肾脏保护知识的学习和教育,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现有的透析技术虽然先进,但仍然无法完全替代人体自身的肾脏功能。残余肾功能对于接受透析治疗的患者来说,具有透析本身难以替代的作用。它在营养、液体平衡、代谢等各个方面都发挥着重要作用,对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并发症以及降低病死率均有显著的益处。因此,我们应进一步提高对透析患者残余肾功能的认识,加强对其的关注和保护。通过采取针对性的预防措施,有效延缓残余肾功能的下降,以期改善患者预后,让他们拥有更加健康、有质量的生活。
总之,保护残余肾功能是血液透析患者治疗过程中的一项重要任务。通过继续规范治疗原发病、稳定血压、避免应用肾毒性药物、保持血流动力学稳定等综合措施的实施,我们可以有效延缓残余肾功能的丧失速度,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并降低并发症的发生风险。让我们共同努力,为血液透析患者的健康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