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病原因有哪些?
患有胃肠道疾病的患者是上消化道出血病发的高危人群,对于患有消化性溃疡、应激性溃疡、胃炎、消化道肿瘤、食管静脉曲张、胃肠道血管瘤等疾病的患者,出现上消化道出血的概率将明显增加,此外,患有血友病、弥漫性血管内出血、白血病等患者,也可能出现上消化道出血的情况。
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发还与药物、饮食习惯等因素相关,长期服用非甾体抗炎药,将使消化道黏膜遭到刺激,可能出现急性出血的情况;长期喝酒、吃辛辣刺激的食物、暴饮暴食等也可能会出现上消化道出血的情况。
上消化道出血的急救措施有哪些?
当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出血急、出血量大、病情变化比较快时,需进行急救,否则可能危及患者生命安全。抗休克、补充血容量是急救措施的重中之重,还要注意患者体位处理、病情监测等,具体如下。
(1)取平卧位。发生上消化道出血时,应让患者呈平卧位,并将患者的头偏向一侧,保持呼吸道通畅,以免出现呕血情况时出现误吸导致窒息,条件允许的情况,患者呕吐之后,可给予漱口处理。可依据患者实际情况给予吸氧,同时注意患者身体保暖,不要着凉受寒。
(2)禁食禁饮。上消化道出血时一定要禁食,以免病情加重,水尽可能避免,如果患者感到口渴,可使用水漱口,但是不要吞咽,避免出加重。
(3)病情监测。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如呼吸、心率、血压、意识等,观察呕血、黑便、血便情况,定时复查血红蛋白浓度、红细胞计数、血细胞比容与血尿素氮,必要时行中心静脉压的测定。
(4)积极补充血容量。快速做出判断,为患者输平衡液或葡萄糖盐水。实际的输血量和输液量需维持组织灌注,应注意避免输血过多、输液过多及过快引起的肺水肿,对于重度贫血患者,需进行输血治疗。
(5)采取止血措施。常采用的止血措施有药物治疗、内镜治疗、介入治疗等,需依据患者的实际病情和身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急救治疗方法。
日常生活中,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应该如何护理?
日常生活中,为了降低上消化道再次出血的可能性,患者需提高护理的重视程度,依据实际情况,制定正确且规范的护理方案,以此加快病情缓解的进程,提高生活质量。
(1)饮食护理。患者上消化道出血期间需禁食禁水,出血停止后要从无渣流食过渡到普通流食、半流食,然后逐步过渡到普通饮食,要有过渡的时间。患者在日常饮食中,需要成良好的饮食习惯,避免暴饮暴食,要少食多餐,定时、定量、规律进餐,避免辛辣、油炸、生冷等刺激性食物的摄入,以清淡、易消化、高营养饮食为主;要构建均衡的饮食结构,多吃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如菠菜、紫甘蓝、白菜、生菜等,还可多吃新鲜水果,如苹果、香蕉、葡萄等,其中富含的维生素,能够辅助凝血,多吃鸡蛋、瘦肉等富含优质蛋白的食物,能够为机体补充营养,促进恢复。
(2)生活护理。规范作息,早睡早起不熬夜,保证足够的休息时间,积极调整身体状态;戒烟戒酒,降低对病情康复的影响。
(3)病情监测。日常生活中,患者需注意观察大便的颜色,并细心监测身体是否出现不良症状,如腹痛、头晕、心慌、恶心等,病情未缓解患者,出现其他不良情况需及时就医。
(4)用药护理。患者需遵医嘱按时定量用药,不能随意改变用药剂量,也不能随意停药;对于服用非甾体抗炎药的患者,需询问医生之后,正确规范服药。
(5)心理护理。许多患者会出现焦虑、紧张、抑郁等不良情绪,家属需细心观察患者情绪变化,耐心疏导患者的心理,帮助患者树立正确的生活态度,提高配合度,有助于加快身体康复的进程。
总而言之,上消化道出血是临床常见病,需积极了解出血急救措施,并认识到护理的重要性。依据患者的实际身体情况采用正确的护理方法,不仅要做好饮食调节和生活护理,还要细心进行病情监测和用药护理,同时帮助患者树立正确的人生态度,疏解不良情绪,以此促进患者病情缓解,提高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