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全国各地发布红色高温预警,中暑事件接连不断,多人确诊热射病而送入 ICU 抢救,热射病的频发,已严重威胁人民的生命安全。然而,什么是热射病?遇到热射病该如何处理?如何预防热射病的发生?那么,我们今天就来聊聊热射病。
什么是热射病
对于中暑相信大家并不陌生,中暑是指热损伤因素作用于人体,引起一系列生理病理变化,是一个由轻及重的连续过程,包括先兆中暑、轻症中暑、重度中暑。热射病就是中暑的“重中之重”,有极高的死亡率。根据发病原因和易感人群的不同,热射病分为经典型热射病和劳力型热射病,经典型热射病主要由于被动暴露于热环境引起机体产热与散热失衡而发病,常见于年幼者、孕妇、老年体弱者、有慢性基础病的个体;劳力型热射病主要由于高强度体力活动引起产热与散热而发病,常见于剧烈运动的年轻人,如参训的官兵、运动员、消防员及劳动强度过大的建筑工人等。热射病是属于致命性急症,发病中出现高热、无汗、意识障碍、谵妄等,严重者出现心率衰竭、脑水肿、肝肾损伤、多脏器功能衰竭甚至死亡。
遇到热射病,该如何处理?
1.立即脱离高温、高湿 (参训者立即停止训练) 环境,转移至通风阴凉处,尽快除去全身衣物以利散热,有条件者可转移至有空调的房间,室温建议调至16~20℃。
2.测量体温,建议使用直肠温度,如不具备条件,可测腋温及耳温,但腋温及耳温不高,不能排除热射病,建议监测体温变化。
3.积极有效降温,由于病死率与体温过高及持续时间密切相关,因此快速有效持续降温是首要治疗措施,研究认为,在30分钟内将核心温度降至40℃以下,有可能不发生死亡,因此专家建议核心温度 30 分钟降至39℃以下,2 小时内降至 38.5℃以下。降温方法因地制宜,灵活选择:如a.蒸发降温:用凉水泼洒皮肤及持续扇风,全身擦浴等;b. 冷水浸泡(建议选用 2~20℃冷水);c. 冰敷降温,利用传导原理,头戴冰帽或头枕冰枕,或将纱布包裹好的冰袋置于颈部、腹股沟、腋窝等血管较丰富、散热快的部位等。
4.保持呼吸道通畅,应将昏迷患者头偏向一侧,及时清理口腔分泌物,防止呕吐,意识不清的患者禁止喂水。
5.对于抽搐病人,防止舌咬伤。
6.对于疑似热射病患者,经上述处理的同时呼叫120进行救治,以保证疾病的早期控制。
7.早期有效的治疗是决定预后的关键,因此早期发现及有效处理是后期急诊治疗的重要环节,医院治疗措施为“九早一禁”,即早降温、早扩容、早血液净化、早镇静、早气管插管、早纠正凝血功能紊乱、早期抗感染、早期肠内营养、早期免疫调理,在凝血功能紊乱期禁止手术。
如何预防热射病?
尽量避免长期待在高温、高湿、无风的环境中,天气过热时避免过度体力劳动,保证充足休息,不要盲目过度训练,训练的强度应逐步增加,以不超出生理耐受为宜。
合理饮食及水盐补充。如运动中每小时脱水1~2L,建议每小时补充含钠饮品1L,需注意运动中补充大量普通饮用水易引起低钠血症,可诱发热痉挛和热晕厥。
小结:综上所述,热射病可防可控,正确认识热射病、掌握基本的急救知识,为患者救治提供黄金时间,热射病也并不那么可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