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检验在我国的定义囊括了实验室为临床医学提供的所有检测工作及检测项目,在帮助患者诊断疾病的过程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通常所称的血常规、尿常规等检查均属于临床检验范畴,而在具体检验方法的应用上包括物理学、化学及生物学策略,有时还会出现同时应用两种及两种以上的检查方式。
临床检验检查的项目
在一众临床检验项目中,体液和血液的检验是其中相对常见的类型。我国医疗卫生业界将体液和血液的临床检验列为一个单元,其检验项目包含以下几方面内容:血液一般检查、尿液一般检查、粪便检查、体液与分泌物检查、骨髓检查及常用染色技术、溶血检查、出凝血检查、血液流变学检查。
临床化学检验是临床检验项目中的另一大类别,该类别的显著特征是检查过程中不同学科的交叉融合应用,虽然名为化学检验,但实际上应用到的学科除化学之外还包括生物学、遗传学、物理学、病理学、生理学、生物化学、免疫学及分子生物学等。临床化学检验的目的是辨析疾病的发病机制、病理过程及患者在病程不同阶段体内特定成分的变化,该检验类别中的项目如下:蛋白质测定;糖及其代谢物测定;血脂及脂蛋白测定;无机物质测定及血气分析;肝病的实验诊断;心肌疾病的实验诊断;肾脏疾病的实验诊断;其它酶类测定;维生素、氨基酸与血药浓度测定;激素测定;骨质疏松的实验诊断。
临床免疫学检验同样是临床检验项目中的一个大类,该类别中的检验工作基本上完全是靠免疫测定技术实现的,在技术力上表现出比较新颖的特征,主要是结合各种免疫问题进行的检验工作,在具体的检验项目上包括以下几种:免疫功能测定;自身免疫病的实验项目;感染免疫学检测;肿瘤相关抗原测定;过敏原测定。
由于微生物同样是导致各种常见病、多发病的重要成因,因微生物导致的疾病包括各类结核病、龋齿、牙周病、病毒性肝炎、肺炎及两性健康疾病等,因此临床医学中为微生物单独分离出临床微生物学这样一门学科,其目的是为了研究微生物在结构、分类、形态及活动规律上的特征,在具体的学科内容上包括细菌学、病毒学、真菌学等,临床检验工作也就诞生了临床微生物检验这一大类,具体的检验项目由以下几种组成:细菌检测;真菌检测;衣原体检测;支原体检测;梅毒螺旋体检测;病毒检测;其它检验试验。
最后则是临床细胞分子遗传学。该学科研究的内容相对以上门类较为混乱,但大多是与遗传及细胞有关的学科,包括各种血液病、细胞疾病、细胞基因突变、基因耐药性等内容,在具体的检查项目上包括:外周血细胞染色体检查;骨髓细胞染色体检查;羊水细胞染色体检查;人体组织细胞染色体检查;荧光染色体原位杂交检查等众多应用不同方法进行的不同类别检查方式。
临床检验检查工作的意义
各种临床检验检查项目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向医生及患者提供具有临床参考价值及治疗价值的检测结果,这对临床医生明确诊断患者的疾病并精准判断患者疾病发展状态有非常现实的意义,同时这也是医生准确应用治疗方案的客观依据及重要前提,也在治疗完成后的预后工作及疾病预防工作中发挥了关键作用。
要使临床检验检查工作能够发挥这样的作用,就需要保证参与、执行临床检验工作的医务人员具备良好的工作素质及职业修养,能够正确使用临床检验所需的仪器,能够掌握多种临床检验方法,并能妥善处理、保存相应的检验样本,以及能够顺利完成一应与临床检验相关的工作内容。随着近年来医疗卫生领域相关科学领域的高速发展,各类科技成果在临床检验工作中大量应用,临床检验在临床治疗工作、疾病预防及预后工作中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