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消化不良俗称积食,古代医书上就有记载:若要小儿安,三分饥与寒。这句话的意思是要想小儿平安健康,无论是吃饭上还是穿衣上都要留三分余地,不要给孩子吃的太饱,更不要穿的太暖。然而,在生活条件极其优越的今天,谁能想起“三分饥与寒”这句话呢?如今小儿消化不良越来越常见,早期不易被发现,甚至容易被家长们忽视。作为家长应该多关注孩子的身体情况,如果孩子出现以下症状就要警惕小儿消化不良了。
食欲下降或拒食。小儿出现消化不良时,胃肠里有大量的食物滞留,胃肠动力不足,蠕动减慢,有强烈的饱腹感,从而会对食物没有想吃的欲望,导致食欲下降或拒食。
舌苔厚、黄,口腔有异味。小儿胃肠内大量未完全消化的食物过度堆积并发酵,从而会引起舌苔厚、黄,口腔酸味重或出现口臭。
便秘,大便臭味重。小儿消化道内无法被消化代谢的食物滞留在肠道内,会导致便秘,大便臭味也比较明显。
腹胀、腹痛、呕吐。小儿胃肠内淤积较多的食物,肠蠕动速度减慢,大量营养物质无法被吸收、排出,导致肠腔内产生过多气体,引起腹部胀满不适、腹痛、呕吐,小婴儿则表现为溢奶。
睡觉不安稳,磨牙、哭闹。小儿出现消化不良时,会感到腹部胀满不适,有时还会有腹痛,夜晚翻来覆去睡不踏实,睡觉时会哭闹。入睡时胃肠道内还积存着大量没有被消化的食物,胃肠道负担重,整个消化系统不得不连续工作,咀嚼肌也被动员起来,开始不自主的收缩,就引起磨牙。
严重的小儿消化不良可引起发热、咽痛、咳嗽、痰多等症状,也可引起呕吐、腹痛、腹泻、电解质紊乱、长期消化不良甚至营养不良、贫血、生长发育迟缓等。因此,小儿消化不良不容忽视,希望家长做到早发现,早干预。家长可以通过控制孩子的饮食,让孩子适当空一空肚子,避免过度喂食,不要让孩子吃的过饱、过快;还要让孩子养成良好的进餐习惯,不挑食、不偏食,每天适当摄入蔬菜和水果,尽量减少碳酸饮料、甜食、产气食物和油腻食物的摄入。家长还应该教育儿童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正常排便可预防和改善消化不良的症状。多数时候通过早期干预,消化不良都会得到缓解;如果不能缓解,可以适当给予健脾、助消化、消积类药物,或者去医院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