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网 > 健康科普
热点排行
说说胃肠镜病理检查那些事
2023-05-24 15:38:34
作者:蒋炜杰
作者单位:简阳市人民医院病理科

胃镜检查是食管、胃、肠疾病诊断的重要手段,也是食管、胃、肠道早期癌症筛查的金标准。肠镜检查是目前结直肠癌筛查的首选方式,也是结直肠癌诊断的“金标准”,不仅可确诊病变,还可切除癌前腺瘤性息肉等病变。

为什么要做活检

胃肠病变的表现多种多样,炎症、息肉、溃疡、萎缩、肿瘤……这些病变在内镜下的表现错综复杂,有时很难单纯通过内镜下完全明确诊断。这时就需要病理检查来帮助内镜医生佐证他们的判断或帮内镜医生进行疾病的鉴别诊断。

结肠镜检查时,大肠炎症性病变的比例较胃内相对较少,而以息肉为多。较小的肠息肉可直接切除,对于较大的息肉或疑似肿瘤的病变,有时候可以完整行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SD)切除后送病理从而评估整体病变;有些进展期肿瘤在发现后也常规做活检,指导手术的选择。

胃镜的病理报告怎么读

胃炎组织学情况

炎性反应(慢性炎症):代表慢性炎细胞的密集程度和浸润深度。

活动性:代表中性粒细胞浸润的程度,存在往往与Hp感染关系密切。

萎缩:胃固有腺体减少,由于长期慢性炎症引起腺体破坏。

肠化:胃固有腺体被肠腺样腺体替代。

Hp:幽门螺杆菌感染。

萎缩或肠化的程度不能单纯从病理报告看,因为病理是内镜活检时取到的某个局部的情况,其范围和程度还需要联合内镜的整体观察评估。

有无肿瘤性病变及病变程度

除了上面几个描述之外,想必大家最害怕的就是“异型增生”这个地方标注“ ”了。

异型增生,属于肿瘤性病变,是胃癌的早期阶段,积极干预和处理是可以预防发展到进展期胃癌的,因此病理下判断是不是真的异型增生(上皮内瘤变)非常重要。

肠镜的病理报告怎么读

结直肠的病变以不同性质的息肉为主,炎症性的病变相对少见,读懂各种性质的息肉就是关键。常见的息肉包括以下几种:

腺瘤性息肉:(病理报告上多半报告为管状腺瘤、绒毛状腺瘤、绒毛状管状腺瘤、传统锯齿状腺瘤等),一般都有轻-中度异型增生(低级别上皮内瘤变),因此肠的息肉看到异型增生(上皮内瘤变)不要过度紧张!

锯齿状病变:无蒂锯齿状息肉(SSA/P,SSL),因其扁平平坦不易发现且是右半结肠癌变的主要风险因素,需要内镜下完全切除。

炎性息肉:是肠黏膜长期慢性炎症所引起的炎性反应性增生,由于炎症刺激导致上皮再生、修复,纤维组织增生导致息肉形成。此类息肉通常较小,直径多<1cm。炎性息肉是否癌变目前争论不一,但一般认为炎性息肉发生腺瘤性变化后可再演变成大肠癌。

增生性息肉:增生性息肉和炎性息肉,基本不用担心,癌变概率很小,内镜下切除或咬除即可;如果是活检没完全切除,需要进一步切除;如果是内镜下完整切除并且没有癌变,那就找医生约定下一次肠镜随访时间即可。

如果切除后病理有癌变,需要准确地评估病理癌变的类型,浸润深度,有无脉管瘤栓、肿瘤分级,切缘是否阴性,通过病理评估,判断是否需要追加手术。

总之,胃肠镜病理检查只是协助胃肠镜诊断,用来明确一些疾病的类型,范围,严重程度等,并非所有取活检的病变都是恶性病变,因此不必过于担心,只需耐心等待2~3日,即可得到胃肠镜的病理检查结果。

分享到:
版权声明:
1、大众健康报网页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报导、图片、声音、录像、图表、广告、域名、软件、程序、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的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大众健康报网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大众健康报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大众健康报网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2、凡本网注明“来源:大众健康报”或带有大众健康报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相关链接
国家卫生健康委
四川省卫生健康委
各州市卫生健康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