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癌是一种恶性肿瘤,起源于胃黏膜的上皮,胃癌多发生在50岁以上的人群中,男性的发病率相对于女性来说高一些,现在年轻人的工作压力越来越大,胃癌也呈现年轻化的倾向。胃癌可以出现在胃内的任何一些部位,大多数患者发生在胃窦部,胃小弯以及胃大弯也可能受累。对于胃癌,需要找到具体的原因,及时治疗。那么,胃癌的诱发因素有哪些,什么症状,如何治疗呢?
胃癌的诱发因素
地域以及饮食因素。在我们国家西北部以及东部沿海地区,胃癌的发病率相对于其他地区来说明显会高一些,跟当地的饮食以及气候有一定的关系。长期吃腌制类的食物,长期吃熏烤的食物,出现胃癌的概率相对比较大,这跟食物中含有大量的真菌毒素、亚硝酸盐以及多环芳烃化合物有关系,这些都是致癌物质。另外,吸烟的人群,出现胃癌的概率相对于不吸烟的人群概率也会高一些。
癌前病变。一些胃部疾病,比如胃息肉、胃部分切除还有慢性萎缩性胃炎等等,这些疾病都可能存在慢性炎症过程,或者出现胃黏膜肠上皮化生,进而转变为胃癌。
感染幽门螺杆菌。幽门螺杆菌可以促使硝酸盐转化为亚硝酸盐,或者转化为亚硝胺,从而致癌,所以感染幽门螺杆菌也容易诱发胃癌。
遗传以及基因。胃癌的出现,跟遗传还有基因也有一定的关系,胃癌的癌变是一个多步骤、多因素以及多阶段发展而来的,其中涉及了抑癌基因以及癌基因等等,基因的改变形式也可以说是多种多样的。
胃癌的症状有哪些
大多数的胃癌患者,在早期不会有明显的症状,可能会有轻微的腹部不适感,或者出现恶心、呕吐等等症状,这些症状类似于胃溃疡以及胃炎等上消化道疾病。随着肿瘤的逐渐生长,就会影响到患者的胃部正常功能,患者在这个时候才会出现明显症状,比如出现胃部疼痛,还有体重减轻、进食之后饱胀等。随着疾病逐渐加重,患者还会出现食欲下降、乏力、吞咽困难等症状。如果肿瘤破坏了血管,患者会有呕血、黑便等情况出现,随着癌细胞的转移,患者其他的部位也可能会出现症状,比如淋巴结肿大。胃癌患者在晚期,还有营养不良、消瘦以及贫血等表现。
胃癌怎么治疗
手术治疗。主要包括根治性手术以及姑息性手术,根据患者的实际身体情况,还有疾病的严重程度,选择适合的手术方式。
化疗。患者在手术之前、手术期间以及手术之后,需要进行化疗,主要的作用是延长患者的生存期。胃癌患者到了晚期,也可以适量进行化疗,能很好地缓解肿瘤发展的速度,且改善患者的不适症状。一般来说,胃癌患者在早期,可以直接进行手术治疗,不需要辅助化疗,如果患者的病理恶性程度比较高,且癌灶面积比较大,比如大于5 cm,或者是多发性的癌灶,则需要辅助化疗。化疗主要包括口服药物、腹膜腔给药、静脉给药以及动脉插管区域灌注给药等等。
靶向治疗。这种治疗方式能减轻对正常细胞的损害,且可以针对性地损伤癌细胞。靶向治疗的药物主要包括血管生成抑制剂、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以及表皮生长因子受体抑制剂等等。而抗HER2靶向治疗将成为一种重要的个体化新疗法,可延长HER2阳性晚期胃癌患者的生存期。
免疫治疗。又称为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治疗,通常包括单克隆抗体,在临床上逐渐的应用的药物主要包括帕博利珠单抗、纳武利尤单抗等,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用药,避免引起不良反应。
支持治疗。主要包括纠正患者的贫血问题,以及改善患者的食欲、提高生活质量、控制腹水等等,同时对于患者还需要进行心理治疗。
患者要注意积极配合医生,采用适合的方式进行治疗,同时要改变饮食习惯,多吃新鲜的蔬菜和水果,多吃蛋白质含量高的食物,避免暴饮暴食,少吃一些烟熏的食物,不要抽烟、喝酒。有胃溃疡、胃炎等胃部疾病的患者,要注意及时治疗。对于胃癌的高发区以及高危人群,建议定期到医院进行胃癌筛查。同时注意调整好自己的心态,适当进行有氧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