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网 > 健康科普
热点排行
胸部结节病影像诊断中值得注意的问题
2023-03-01 10:58:50
作者:刘寒湘
作者单位:资中县人民医院

胸部结节病作为主要以胸部各淋巴结肿大作为临床表现的疾病类型,在区分与鉴别中与许多疾病具有类似临床表现,而影像学检查作为目前临床中胸部结节病主要检查诊断鉴别手段之一,在其应用以及鉴别方式、依据以及规律经验中具有许多具有参考价值以及交流探讨价值的要点,以下将对此进行探讨,罗列讲解关于胸部结节病影像学检查诊断中的注意事项与鉴别要点。

典型表现与诊断标准

在胸部结节病中影像学检查的典型性特征包括对称性双肺门淋巴结肿大以及纵隔淋巴结肿大,双侧肺门淋巴结肿大可随病情发展与严重程度在具体表现上有所不同,可伴随或逐步发展为肺部网状阴影、结节状阴影或片状阴影,后期甚至可能出现纤维化、蜂窝状表现;而在纵隔淋巴结肿大中,主要表现为主动脉弓旁、气管前腔静脉后间隙、隆突下等处的淋巴结肿大,强化CT下可见呈现密度均匀的中度以上阴影,一般边界清除,无融合征象。

结节病类型

虽然典型性症状相似,但胸部结节病不同类型中的具体表现仍有不同,主要可分为肺泡结节病、肉芽肿结节病以及肺纤维化三种。

肺泡结节病的主要表现形式为肺泡内浸润性病变结节,主要发生于双肺各叶部,并且上叶更为多见,但在成像表现的片状阴影中可见边缘略模糊,整体呈现弥漫状,病变范围可从肺尖延伸至横膈。

肉芽肿结节相较肺泡结节成像更为规则,均匀散在分布于两肺,结节直径多见5mm左右,大可发展至1.5cm,同时可伴随支气管血管束串珠样增粗改变。

肺纤维化一般需要至疾病进展期才显著显现,而其中纤维化的发展程度以及病变范围主要与结节病灶部位相关,在纤维化显现时成像为典型条索状高密度影,可伴随周围蜂窝状影、支气管扭曲以及弥漫线状阴影,范围主要在肺尖至横膈之间。

鉴别诊断

胸部结节在影像学检查中需要注意与肺癌、结核病、淋巴瘤等疾病区分,在与肺癌的区别需要注意恶性肿瘤所致的淋巴管炎可能导致血管束及支气管同样呈现串珠样增粗,但在阴影表现上,癌性病变更多见圆形光滑影,结节影多见不规则形;与结核病的鉴别主要区分项目在于病灶位置的不同,结核病灶更多见于右上纵隔,肺门淋巴结较少见;而淋巴瘤的区别在于肿大淋巴结多位于血管前间隙处。

不典型性表现

在部分胸部结节临床患者中可能由于年龄、疾病类型以及病情阶段的不同,在影像学表现上可能呈现非典型表现,如单侧肺门肿大或单一纵隔淋巴结肿大、单一肺纹理增粗等,其原因在于患者病情尚未发展至典型性表现阶段,尚处疾病初期,结节病整体疾病进程为此类前期症状,后逐渐发展为肺门淋巴结肿大等,此类患者需要仔细鉴别,必要时可延长检查随访时间,观察病灶变化;其他不典型表现中还包括胸膜受累,如积液、气胸等,支气管内结节可能引起肺不张,严重者可并发心包积液,结节情况也可累积其他部位淋巴结,如颈部、肝胃间隙、舌下表层结节、耳廓皮下结节。

影像学表现基本规律

在临床影像诊断应用中,可利用胸部结节病影像学检查分期作为参考标准进行诊断与鉴别,0期为早期结节样肺泡炎阶段,主要以肺泡炎症反应作为主要变现,影像学检查中通常无显著征象;I期的典型表现为双侧肺门淋巴结肿大,或可伴随气管旁淋巴结肿大,肺内无明显病变征象;II期为双侧肺门淋巴结肿大以及肺实质的浸润表现,影像学检查呈像较为典型;III期可见肺实质明显浸润,但肺门淋巴结肿大或消失;IV期以肺间质的纤维化作为主要表现形式,并且呈现进行性发展趋势,可伴有肺大泡或囊性支气管的扩张。

临床总结的肺部结节病各阶段典型征象仅建议作为参考,不建议作为主要诊断以及分期依据,应根据患者个体差异具体区分。

分享到:
版权声明:
1、大众健康报网页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报导、图片、声音、录像、图表、广告、域名、软件、程序、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的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大众健康报网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大众健康报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大众健康报网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2、凡本网注明“来源:大众健康报”或带有大众健康报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相关链接
国家卫生健康委
四川省卫生健康委
各州市卫生健康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