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网 > 健康科普
热点排行
关于高血压的六大误区
2022-11-24 10:49:21
作者:杨琴
作者单位:乐山市市中区苏稽镇中心卫生院

  高血压是指以体循环动脉血压增高为主要特征,可伴有心、脑、肾等器官的功能或器质性损害的临床综合症。高血压病是一个高发病,但是在我们国家,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都低,所以高血压被称为无声的杀手。高血压的治疗光靠吃药还不够,日常生活管理的健康教育是非常重要的。

  高血压的常见误区

  误区1:血压高了但是没感觉,问题不大?根据《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在未使用降压药物的情况下,非同日3次测量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可诊断为高血压。

  大部分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是逐渐升高,所以没有明显感觉,但高血压却时刻损害着患者的血管、心脏、肾脏和其他器官,如果不及时治疗,高血压会导致脑卒中、心肌梗死、肾衰竭、主动脉夹层等健康问题。

  误区2:年纪轻,不会得高血压?任何年龄都可能得高血压。随着年龄增长,患高血压的风险增加。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患高血压,所以年轻人也需要进行高血压筛查。需要注意的是,高血压有家族遗传性,如果父母或近亲有高血压,那么本人也有患高血压的可能。不过,每天坚持健康生活方式,可以延缓甚至预防高血压。

  误区3:血压冬季高,夏季正常可以减少药量吗?血压存在季节变化,一般冬高夏低。尤其是血压轻度升高的,到了夏天血压就会降低,不吃降压药也可以保持正常。如果通过改善生活方式、服药等实现血压120mmHg/80mmHg以下,并且能够持续稳定几周时间,在医生的指导下,患者可以减少药量,但是患者也要注意持续监测血压,一旦有所升高,要及时就医。

  误区4:血压已经低于140/90mmhg,是不是就可以停药了?不要自行停药,要严格遵医嘱逐渐减量观察。血压正常是药物控制的结果,而不是已经治好了高血压,血压的重点在于控制,自行停药可能导致血压再次升高,大部分高血压患者需要终生服药。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能帮助预防或管理高血压,但并不能治愈高血压。对于中高风险的高血压人群,应立即降压药物治疗。

  误区5:降血压是不是越快、越低就越好?血压稳定能够让人体有好的血液循环,有助于保护心脑肾血管靶器官的功能。无论是高血压还是低血压都会对身体有一定影响,所以降压越快越低并不意味着越好越安全。过快的血压下降会出现大脑的低灌注状态,特别是老年人易发生头晕或摔倒的情况。降压治疗应该缓慢平稳,通常二到四周内达标是安全的。

  误区6:没有高血压,还需要定期测量血压吗?定期测量血压非常重要,尤其是曾被诊断患有高血压的人。血压正常者也要注意监测血压。公众要经常记录血压测量结果,确保日常血压控制在135/85mmHg以下。

  高血压的日常管理

  合理膳食。减少膳食脂肪摄入,适量补充优质蛋白质,平时可适当多吃降压调脂的植物性食物,如芹菜、山楂、香菇、洋葱等。过量食用钠盐会导致血压升高以及增加高血压的发病风险。高血压患者饮食宜营养均衡,适量补充蛋白质,适量增加新鲜的蔬菜和水果。控制体重,避免超重和肥胖。

  适量运动。定期的体育锻炼可增加能量消耗、降低血压、改善糖代谢等。积极进行日常活动和运动,根据年龄和血压水平及个人兴趣选择适宜的运动方式,合理安排运动量。每周至少进行5天中等运动,累计150分钟以上。鼓励有氧运动,如步行、慢跑、骑车、游泳和跳舞等,加强抗阻运动,减少久坐时间,每小时起来动一动。

  心情舒畅。预防和缓解精神压力,是高血压和心血管病防治的重要方面。避免紧张、焦虑、生气等负面情绪,保持乐观的心态,培养自己开朗、有趣的性格,寻找适合自己的心理调适方法,必要时寻求专业心理辅导或治疗。

分享到:
版权声明:
1、大众健康报网页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报导、图片、声音、录像、图表、广告、域名、软件、程序、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的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大众健康报网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大众健康报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大众健康报网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2、凡本网注明“来源:大众健康报”或带有大众健康报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相关链接
国家卫生健康委
四川省卫生健康委
各州市卫生健康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