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网 > 健康科普
热点排行
“华法林”的前世今生
2023-05-01 19:00:45
作者:雷要军
作者单位:周口市第一人民医院/药剂科

只要提到房颤患者的中疯预防治疗问题,就肯定会提到华法林的抗凝治疗,但是你知道华法林最开始的别名叫“灭鼠灵”吗?作为老鼠药的华法林是怎样在如今成为抗凝治疗的基础药物的呢?在国内外临床诊疗指南中,华法林仍然是首选推荐的抗凝药。今天,咱们就来看看华法林的前世今生......

长期以来,华法林一直是临床抗凝治疗的基础性药物。在新型抗凝药捷报频传的今天,虽然他具有种种的缺陷(如治疗窗窄、容易收到其他的药物、食物干扰以及需要频繁抽血监测),但由于其充足的循证医学证据、使用经验以及低廉的价格,在短时间内华法林的地位还不能完全被取代。

一、华法林的发现

上世纪20年代,北美的牧场主发现他们的牛羊在受到轻微的外伤后出血不止,甚至因此死去。尔最令人费解的是,这些牲畜的生活环境和所吃的饲料从未改变过,疾病仿佛是一夜之间从天而降。此时正值经济大萧条,畜牧业作为当地的重要经济支柱因此受到重创,更是令当地人民的生活雪上加霜。这些牲畜并没有感染的迹象,那么是什么导致牛羊大批死去呢?

1921年,加拿大兽医病理学家弗兰克.斯科菲尔德对此进行了调查。他发现在这一年,天气异常温暖,以至于农场储存的牧草发霉腐败,因此推测这些发霉份牧草造成了牲畜的凝血功能障碍。斯科菲尔德把新鲜和发霉的牧草分别喂给兔子,结果吃了发霉牧草的兔子发生了异常出血,而吃新鲜牧草的兔子则安然无恙,由此证实了自己的猜想。

1940年,在威斯康星校友基金会资助下,化学家卡尔·保罗·林克进行一系列研究,他发现当地有一种叫三叶草的植物经常混杂在牧草中,而三叶草富含一种叫做香豆素的成分。后来的研究发现,虽然单体的香豆素分子并不会引起凝血障碍,但三叶草发霉之后两分子香豆素结合在一起形成“双香豆素”结构时就会产生很强的抗凝作用。

直到1951年,“华法林”的身份出现了转机。一名情场失意的士兵吃下华法林鼠药企图自杀,不知是他的幸运还是不幸,这位士兵被送到医院经过“维生素K”治疗以后就完全康复了,这个意外事件使得人们发现,华法林在一定范围内是安全的,可以作为对抗血栓的药物。1954年华法林被FDA正式批准使用。1955年,艾森豪威尔突发心梗,医生给他使用了华法林,无意也给华法林做了最有效的广告。从此华法林逐渐被人们所接受,并挽救了无数人的性命。

二、华法林常见的临床应用

在华法林上市之前,临床使用的抗凝药物是肝素(人体内原本就有的一种抗凝物质,至今仍在使用),这种药物只能注射治疗,对于需要长期使用的病人而言就显得非常不方便。

华法林的出现解决了这个问题,吃几片药显然比天天打针要容易接受的多。而且,在华法林上市后的几十年之内都没有新型的口服抗凝药出现,这也使得它经久不衰,临床地位相当重要。主要应用包括1.预防和治疗深静脉血栓/肺栓塞;2.心脏瓣膜病;3.心房纤颤;4.心腔内血栓。

三、华法林的用法和监测

众所周知,使用华法林要监测。华法林抗凝效果个体差异大,而且治疗窗窄,所以需要一个稳定指标来反映体内的抗凝效果并指导治疗调整。INR(即国际标准化比值)来调整华法林的用药剂量。

INR多少合适?

对于大多数情况,最佳抗凝强度INR2.0-3.0。个别情况下目标值不同(如二尖瓣置换术后、出血高危人群、合并多种抗栓药物等)。

华法林怎么吃及用药原则

中国人群一般起始剂量为每日2.5-3mg(国内华法林剂量主要为2.5mg和3mg(国内华法林剂量主要为2.5mg和3mg),老年人、肝肾功能不全、合并多种用药、出血高危人群者则加强监测。

用药原则:监测疗效,达标随访,调整剂量!

华法林的疗效可以由凝血功能中的国际标准化指数(INR)直接反映,而凝血功能只要抽血就能检测,相对比较简单。用一个较小的剂量开始治疗,然后频繁监测凝血功能,按照结果不断调整药物剂量,使INR最终达标(2.-3.0)并趋于平稳。不过即使疗效平稳之后,仍需要定期监测。

虽然有些麻烦,但有了它的护航,就可以真正实现“有效、安全、便捷、经济”的用药原则。华法林就能在抗凝的舞台上长盛不衰,真正能够为我国房颤患者带来福祉。

四、华法林服药期间的注意事项

华法林的药效受到多种药物和食物的影响,有一些食物、药物减弱华法林的作用。比如绿色蔬菜、蛋黄、猪肝富含维生素K,所以经常使用这些食物会摄入大量维生素K,反而会减弱华法林的作用。有些人喜欢吃复合维生素保健,显然会影响华法林的效果。某些肝药酶诱导剂苯巴比妥、苯妥英钠、利福平、卡马西平可以加速华法林经肝代谢速率,从而加速华法林的消除,抑制其效果。雌激素具有促凝的效果,从而抵消华法林的作用。还有一些药物会增强华法林的作用。比如很多广谱抗生素会杀死肠道里的细菌,而肠道微生物参与了维生素K的吸收,结果增强华法林的抗凝作用,抗血小板药物和华法林由于有协同作用,共同使用会增加出血风险。此外NSAIDs、奎尼丁、水合氯醛等药物容易和白蛋白结合,置换出华法林,使华法林浓度增高,从而增加华法林的药效。需要强调的是,华法林的使用,无论是治疗目标、剂量,还是监测频率,都应根据患者的临床情况进行综合判断,制定个体化的治疗策略。

分享到:
版权声明:
1、大众健康报网页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报导、图片、声音、录像、图表、广告、域名、软件、程序、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的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大众健康报网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大众健康报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大众健康报网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2、凡本网注明“来源:大众健康报”或带有大众健康报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相关链接
国家卫生健康委
四川省卫生健康委
各州市卫生健康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