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网 > 健康科普
热点排行
适当运动可改善骨质疏松
2023-02-24 10:30:43
作者:付佳
作者单位:四川省骨科医院

由于我国人口日趋老龄化,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患上骨质疏松症。 据统计,国内超过40岁的男性人群 患上骨质疏松症的概率是5.0%,同样年龄的女性人群患病概率则达到 20.6%。运动一定程度上能够预防骨质疏松症,并且可以帮助骨质疏松患者改善症状。然而,许多患者却由于担心骨折而害怕运动。这其实是一大误解。

骨质疏松症患者适当运动的好处

运动的好处主要体现在4个方 面:第一,强化肌力,避免跌倒; 第二,阻滞骨骼老化进度,保持或 者改善骨量;第三,提高骨质蔬松 患者的身体机能;第四,缓解患者 疼痛,改善患者的生活品质。当 然,骨质疏松患者在运动时最好注 意如下3点

其一,做好运动前评估:患者在 运动前,最好接受专业人员的系统化 评估。

其二,选择适当的运动方式:散 步是老年人喜欢的一种运动方式,简 单易行,且不会影响腰椎或者股骨 颈。其他诸如游泳、慢跑、打太极、骑 自行车之类的有氧运动可以防止骨 密度下降,也很适合老年患者。

其三,做好运动后评估:根据 前期评估确定适当的运动方式,然 后经过一段时间运动后,再由专业 人员进行评估,以检查前期的运动方案合适与否,并给予适当调整。

骨质疏松症患者能否开展力量练习

骨质疏松症患者亦可开展力量 练习,此种锻炼可对骨骼产生间接的 机械刺激,力量练习有利于强化肌力 与关节的反应力。除此之外,可以将 多种运动方式(比方有氧运动、渐进阻 力、舞蹈与平衡练习等)组合起来开展 运动,这样明显有利于增加3个部位 (即腰椎、大转子与股骨颈)的骨密 度,从而最有利于脊柱部位。

怎样把握运动时间与运动强度

运动频次与时间: 老年患者每 星期起码要做150~300分钟的强度中 等的运动,也可每星期开展75~150 分钟的强度较高的运动,甚至既做 些强度中等的运动,又做些强度较 高的运动。患者可以结合自身时间 安排与身体情况,确定合适的运动 频次与时间,确保运动量相等即 可。每星期不少于3天的运动,既能 增强体质,又可避免身体由于运动 而受到伤害。

运动强度: 有氧运动的强度有两种表示方式, 即相对强度与绝对强度。相对强度可归为生理强度范 围,是开展一项活动需要的努力程 度,运动时更多关注个体的生理反 应与耐受力;绝对强度指的是在不管个体生理承受力(比方心肺功 能)如何,个体在运动时所消耗的能量及绝对物理负荷量。

往往用相对强度评估老年人的运动强度。相对强度又主要以自我 感知运动强度这个指标来评估,测量 等级包括0~10级。在用相对强度评 估运动强度时,应注意体力运动对呼 吸与心率产生的影响,用个体疲劳感 程度及主观用力评估身体运动的强 度。具体如下:0级~休息状态;1~2级 —很弱或弱的感觉;3~4级——温 和的感觉;5~6级—— 中等;7~8级 疲惫感;9~10级—— 分疲惫。 强度中等的运动,约为5或6级。老年 患者宜开展强度中等的运动,通常以 能说话却无法唱歌为标准加以评判。

骨质疏松患者怎样选择运动方式

对于特殊人群,比如高龄患者,可以在日常活动中适度做些强 度不大的有氧运动;对于并发腰背 痛慢性疾病的患者,可以选择不加 大脊柱负荷和前屈负荷的一些运 动;对于年龄不大的骨质疏松患者,在查出骨质疏松症状后即可通 过专业康复师的指导,每日开展约 30分钟的负重训练和其他有氧运 动,比如健身跑、步行、打太极拳 等。尽可能不要做仰卧起坐、跳绳 之类易压缩椎体的活动;对于卧床 不起的骨质蔬松患者,可以由家人 将其带到室外,多晒太阳,亦可在家人帮助下让肢体接受被动运动。

分享到:
版权声明:
1、大众健康报网页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报导、图片、声音、录像、图表、广告、域名、软件、程序、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的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大众健康报网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大众健康报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大众健康报网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2、凡本网注明“来源:大众健康报”或带有大众健康报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相关链接
国家卫生健康委
四川省卫生健康委
各州市卫生健康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