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检查是临床常用的无创检查方法,可以观察组织器官的生理病理变化,对于肌肉、脏器、软组织有着较好的显像效果,且具有无创、操作简单、经济实惠、可重复性好的优势,在产科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但是由于产妇对于超声检查的认识不足,会影响检查准确率。因此文章主要针对产科超声检查中的注意事项展开探讨。
产科超声检查的适用证
产科超声检查多应用于产前检查,通常是在孕早期、中期、晚期进行超声检查,可以观察胎儿的生长发育情况,及时发现异常,从而尽早干预。对于超声筛查发育异常的胎儿,可以进行进一步的羊水穿刺绒毛膜活检,并结合孕妇的实际情况,从而制定科学的干预措施,避免缺陷胎儿的出生,减轻孕妇的家庭负担。同时在分娩时进行超声检查,还可以判断胎位及胎先露情况,为医生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产科超声检查中的注意事项
超声检查可以较好的显示固体、液体间隙、肌肉、脏器、软组织,并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不会影响胎儿的生长发育,因此在产科检查中具有较好的适用性。同时其操作简单、灵活,对于行动不便的孕妇来说,可以进行床旁检查,减少孕妇活动,适用于高危孕妇,如前置胎盘、子痫、先兆流产孕妇。相比于CT、X线来说,孕妇及家属的接受度更高。
(1)超声检查结果不能等同于病理检验结果
超声虽然是一种有效的检查方法,但其并不是所有的异常都能够检查出来。这主要是由于孕妇在检查时,胎儿宫内位置、活动情况、羊水量、胎儿骨骼声影都会对超声检查结果造成一定的影响,尤其是声影,会导致部分身体特征、器官无法清晰显示。同时胎儿发育畸形并不是一开始就显现出来的,其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只有在畸形发展到一定程度时,才能够通过声像图观察出来,若孕妇在孕早期检查显示无异常之后没有定期产检,在胎儿出生之后才发现存在发育畸形的问题,此时不能责怪超声检查没有发现异常。同时超声容易漏诊胎儿手指、脚趾畸形,因此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此外超声检查作为一种影像学检查方法,与病理检查结果可能存在出入,因此对于超声检查结果,不能与病理检查结果相等同。
(2)规律产检
产妇需要定期到正规医院接收产前检查,尤其是在妊娠的10~14周、20~28周、32~36周,建议孕妇在孕早期、中期、晚期都进行超声检查,从而了解胎儿的生长发育情况。
(3)检查体位
孕妇在检查之前一定要了解检查体位,从而更好的配合检查工作,缩短检查时间。通常来说孕妇超声检查采取仰卧位即可,但是对于双胎或胎儿发育过大的孕妇,采取仰卧位容易对盆腔器官、血管造成压迫,可以采取侧卧位的方式。同时腹部超声容易受腹壁脂肪、肠道气体的影响,对于腹部超声显像不理想的孕妇,可以采取阴道超声检查,此时需要采取膀胱截石位,并叮嘱患者在检查前排空膀胱,从而确保检查的顺利开展。
(3)充盈膀胱
通常来说,处于孕早期的孕妇在超声检查时需要充盈膀胱,一般在检查前饮水500~800mL即可,这主要是由于此时胎儿生长发育缓慢,子宫体积较小,如果不充盈膀胱,就容易被肠道气体影响,不容易探查到子宫;而充盈膀胱可以减少肠道气体的干扰,更好的观察子宫及胚胎的情况。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充盈膀胱需要适量,过度充盈可能导致周围器官受到挤压,影响检查结果。随着孕周的延长,子宫体积也不断增大,此时进行超声检查可以免去充盈膀胱这一环节。
超声检查是产科检查中的常用方法,具有无创、安全、准确率高的优势,为了尽可能确保超声检查的准确性,孕妇需要深入了解超声检查的相关注意事项,从而确保检查的顺利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