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网 > 健康科普
热点排行
结直肠癌术后护理很关键
2023-05-15 15:59:31
作者:郝萌君
作者单位:襄城县人民医院/感控科

结直肠癌作为一种消化道恶性肿瘤。又被称为“结肠癌”、“直肠癌”。在我国恶性肿瘤中以直肠癌较为多见,其次为结肠癌。据2018年中国癌症统计报告显示:我国每年有37.6万人被查出结直肠癌,19.1万人因它死亡。我国结直肠癌发病率、死亡率在全部恶性肿瘤中分别位居第3及第5位,多数病人在确诊时已属于中晚期。手术治疗是临床治疗结直肠癌患者最为常用的一种治疗方式,但是患者结直肠癌手术的成功不仅仅依赖于手术室医生的努力,患者的术后护理也对患者疾病的恢复有着十分重要的正面影响,那么结直肠癌病人术后应该如何护理呢?

饮食护理

患者在进行结直肠癌手术后需要禁食3—4天,等到患者的肠胃蠕动恢复正常以及人工肛门排气(即有气泡从造口溢出后)患者可进食少量的流质食物来补充营养。在食物的选择上应选择患者容易消化且营养丰富的食物,同时患者的饮食间隔时间最为在两到三小时左右,保持少量多餐的进食习惯,在进食期间患者需要细嚼慢咽,同时对于生冷、油腻、刺激性的食物要保持忌口。

心理护理

术后在对结直肠癌患者进行护理时,要注意和患者多沟通、多交流,缓解患者因疾病而产生的心理压力,陪患者进行聊天、听歌、看电视等娱乐活动,以此转移结直肠癌患者的注意力,让患者不再执着于病情,并且,护理人员还可以为患者讲述其他结直肠癌患者抵抗病魔的故事,鼓励患者摆脱抑郁情绪,增加自身自信心,促进病情的好转。同时,护理人员还可以通过对患者进行奖励的方式,促进患者进行心情的转换,努力抵抗病痛的折磨。同时由于结直肠癌患者会因为疾病出现孤独、害怕、焦虑等负面情绪,护理人员要督促家属多和患者进行交流,多关心患者,让患者感觉到来自家人的关心和爱意,增强自身抵抗疾病的信心,能够使病情更快地好转。对于有肠造口的患者院内可定期开展病友交流会,增加患者与患者之间的交流,使患者能够相互学习经验,重拾治疗的信心。

注意患者体温变化

结直肠癌手术后的病人由于失血,病人机体抵抗力下降,术后容易出现感染,其中最常见的是败血症和化脓性腹膜炎。为了预防败血症的发生,及时发现患者有无发热症状,术前、术后要经常观察体温变化,尤其是术后24小时内,如发现有以下症状:(1)体温高于38℃以上;(2)脉搏每分钟超过100次或低于60次;(3)呼吸加快或减慢;(4)血压降低或增高。一旦出现上述症状,应及时通知医生,配合医生做相应的处理。

保持排便通畅

结直肠癌患者术后排便困难,是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如不及时进行护理干预,可引起肠梗阻,甚至肠坏死,患者可出现腹胀、腹痛、恶心、呕吐、便秘等症状。术后需鼓励患者多饮水,在医生允许后多食粗纤维食物,如芹菜、韭菜、菠菜、白菜等,多吃水果如香蕉等。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少食多餐。术后第一天鼓励病人进行肠蠕动恢复训练:患者保持坐位或卧位,由助手轻压腹部,使腹部隆起后用手掌按摩腹部,待排出气后,逐渐增加力度按摩次数和时间至排气为止。术后2小时左右开始用温水灌肠(温开水)至肠道内充盈扩张后再灌入30~60ml的液体,以后每2小时灌肠1次。

术后造瘘口护理

术后对于患者的造口可使用生理盐水或清水进行局部的清洁,同时观察术后患者的造口的血运是否出现回缩等情况,在选择造口用品的标准应该具有轻便、透明、防臭、防漏和保护周围皮肤性能的造口袋,同时做好造口的清洁工作,保持肠造口周围皮肤的清洁干燥。对于长期服用抗生素、免疫抑制剂和激素的患者,应当特别注意肠造口部位真菌感染。同时在对患者进行更换造口袋时,护理人员应动作轻柔。

运动护理

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可改善生活质量及机体免疫功能。身体活动和锻炼应根据个人能力和喜好而定。推荐运动如散步、太极拳等运动等,散步应选择空气清新的地方,并以饭后、睡前的时间为宜,时间、距离以舒适为宜。太极拳有舒筋活血的作用,是非常有益于肿瘤患者康复的运动,应避免剧烈运动。

分享到:
版权声明:
1、大众健康报网页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报导、图片、声音、录像、图表、广告、域名、软件、程序、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的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大众健康报网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大众健康报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大众健康报网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2、凡本网注明“来源:大众健康报”或带有大众健康报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相关链接
国家卫生健康委
四川省卫生健康委
各州市卫生健康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