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生活网 > 健康科普
热点排行
睡眠障碍如何治疗?
2023-09-07 21:14:54
作者:梁丽
作者单位:玉林市退役军人医院

梁丽

睡眠是人类必需的生命活动,睡眠对于大脑具有保护作用,还能对大脑功能进行调整。随着社会生活压力增加,越来越多的人出现了睡眠障碍,不仅影响身心健康,还降低生活质量。因此,人们要高度重视睡眠障碍,并对之进行有效治疗。那么,睡眠障碍如何治疗呢?想知道的话就来阅读本文吧。

什么是睡眠障碍?

睡眠障碍通常表现为难以入睡、难以维持睡眠、容易早醒等症状。当人心情不愉快,或者外界环境带给人不舒适的感觉时极易形成睡眠障碍。人患有内外科疾病或者精神疾病也会出现睡眠障碍。按照睡眠障碍具体的持续时间,可将睡眠障碍分为两类,一类是短期失眠障碍,其失眠症状每周出现三次以上,持续时间在3个月以下,一般是由于患者心理特性引发的,或者是因为患者出现急性应激反应。另一类是长期失眠障碍,其失眠症状每周出现三次以上,持续时间在3个月以上,患者通常由于过度担忧而难以入睡。

睡眠障碍如何治疗?

对于失眠障碍,要实施规范治疗。对于短期失眠障碍,要找准其诱发因素,并将诱发因素去除,帮助患者恢复睡眠。

(1)病因治疗

对睡眠障碍进行治疗,一般采用两类治疗方式,一是药物治疗,一是心理行为治疗。药物治疗主要采用褪黑素受体激动剂、非苯二氮卓类药物、苯二氮卓类药物等。治疗睡眠障碍的常见药物包括唑吡坦、右佐匹克隆、阿普唑仑、劳拉西泮、艾司唑仑等药物。严重睡眠障碍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奥氮平等非典型抗精神病药。

心理行为治疗主要包括向患者普及睡眠卫生相关知识,帮患者形成稳定健康的睡眠周期,为患者制定个性化的科学睡眠时间等。有的睡眠障碍患者之所以出现失眠症状,是由于抑郁、焦虑等情绪影响。可对此类患者实施心理疏导,缓解其紧张、焦虑和恐惧等情绪,充分放松其中枢神经后,恢复其大脑调节功能,并引起睡意。

要找准病因,根据病因采取有针对性的治疗措施:①失眠障碍。对于失眠障碍要通过睡眠刺激控制疗法、睡眠限制疗法、睡眠卫生教育等方式实施心理治疗;还可以按需适量服用褪黑素受体激动剂、非苯二氮卓类药物和苯二氮卓类药物实施药物治疗。②焦虑症。对于焦虑症引发的睡眠障碍,可采用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和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等药物缓解患者症状,并综合考虑患者的性别、年龄、患病情况等因素为之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对焦虑症患者实施全面评估后,引导患者正确认识焦虑症,改善其症状。③抑郁症。对于抑郁症引发的睡眠障碍,要综合考虑患者的性别、年龄、患病情况等因素,合理选用治疗药物,通常采用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还可以对焦虑症患者实施精神动力学治疗、认知行为治疗等心理治疗。必要情况下,可实施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电抽搐治疗等物理治疗。④偏头痛。对于偏头痛引发的睡眠障碍,可采用非甾体类抗炎药实施药物治疗,还可根据患者情况,对之实施心理疏导和运动治疗。⑤阿尔茨海默病。对于阿尔茨海默病引发的睡眠障碍,可使用抗抑郁药、焦虑药等实施药物治疗,在必要情况下,还可以通过抗精神病药进行治疗,实现对精神症状的有效改善。

(2)睡眠障碍家庭治疗

在治疗睡眠障碍前,患者要确保睡眠卫生,不要在睡前6小时之内饮酒,不要在睡前读小说、看电视,不要在睡前做容易引起精神兴奋的事;白天要尽量少睡,将午睡时间控制在半小时左右,在卧室内营造安静舒适、干净整洁的环境;保持规律作息,睡眠时垫比较舒适的枕头,缓解失眠症状。在治疗睡眠障碍后,患者要对就寝时间进行严格控制,谨遵医嘱,规范服药,并按时到医院复诊。

睡眠障碍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多运动,在睡前2到3小时之内,可以适量做些有氧运动。在睡前还可以吃点香蕉、喝点牛奶,对睡眠质量加以改善。在饮食方面,要注意营养均衡,增强身体抵抗力。每天要确保摄入的纤维性食物和蛋白质充足,确保能量供给,保持通畅排便。睡眠障碍患者一般缺乏良好的消化能力,因此,要保持清淡饮食,保证消化。睡眠障碍患者禁忌食用油腻、刺激、辛辣的食物,否则容易引起胃肠道兴奋,导致起夜频繁,加重睡眠障碍症状。晚上10点之后,尽量不要大量饮水,否则会增强起夜频率。夜间,人体脏腑器官均进入休息状态,因此尽量不要加餐。在睡前之前,不要喝咖啡、浓茶等饮品,否则会引起神经兴奋,影响入睡,加重睡眠障碍。

分享到:
版权声明:
1、家庭生活报网页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报导、图片、声音、录像、图表、广告、域名、软件、程序、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的版权均属家庭生活报网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家庭生活报网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家庭生活报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家庭生活报网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2、凡本网注明“来源:家庭生活报”或带有家庭生活报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家庭生活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相关链接
国家卫生健康委
四川省卫生健康委
各州市卫生健康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