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生活网 > 健康科普
热点排行
骨盆与髋臼骨折治疗,你需要关注哪些?
2023-09-07 21:25:47
作者:杨胜智
作者单位:河池市宜州区工人医院

骨折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损伤类型,人们对于上肢下肢骨折等常见骨折较为熟知,但是对于骨盆及髋臼骨折的了解较少。骨盆及髋臼骨折是一种严重的外伤类型,有必要说一说该类骨折的特征及注意事项。

骨盆骨折及髋臼骨折是一类骨折吗?

骨盆骨折和髋臼骨折都是严重的外伤,两者并非同一类骨折,但是在临床症状方面,两者较为相似,均可引发臀部、腰部、会阴部、腹股沟等位置疼痛、瘀斑等症状。该两类骨折多为高能外伤所致,交通事故、高空坠落、严重挤压伤等占比较高,多半有骨盆挤压史。骨盆及髋臼骨折多伴有合并伤,伤情较为复杂。较多患者合并盆腔脏器损伤,容易出现内脏破裂损伤、出血等情况,可以发创伤性失血性休克,严重危及患者生命安全,需尽早救治。总之,无论是骨盆骨折还是髋臼骨折,都要注意检查是否存在复合伤,尽早处理,避免危及患者生命安全。

什么是骨盆骨折?

骨盆骨折肾骨盆损伤后发生的骨折类型,多数为高能外伤所致,患者表现为不稳定骨折,少部分患者为低能外伤所致,主要表现为稳定性骨折。临床领域将骨盆骨折分为分离型、压缩型、垂直型和混合外力四大类,医生可根据其分型情况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案。骨盆骨折患者多存在严重的外伤史,局部可出现疼痛、淤血、肿胀的症状,疼痛范围较大,坐位状态或活动下肢时疼痛加重。发生骨盆骨折后,部分患者可出现下肢缩短、旋转等畸形状态,伴有内脏及会阴损伤者,还会出现出血症状。骨盆骨折不仅会损伤骨骼,而且多伴有内脏的损伤,导致腹膜后血肿、尿道/膀胱损伤、神经损伤、直肠损伤、挤出血性休克等症状,需尽快诊断并救治。

什么是髋臼骨折?

髋臼是人体髋骨的一个重要结构,位于髋骨外侧面,是一个大而深的窝,与股骨头组合在一起,承担着髋关节的负重作用。髋臼骨折多为骨盆耻骨及髂骨骨折的累及损伤,在高能量损伤中较为常见。此外,髋关节中心性脱位也可导致髋臼骨折。由此可知,骨盆骨折时可以同时引发髋臼骨折。髋臼骨折后可以引发髋关节局部疼痛、功能受限,骨盆局部也会出现广泛性的疼痛症状,出现严重脱位者,可见患肢缩短。髋臼骨折患者多伴有脏器的损伤,伤势复杂,骨盆环断裂者占比较高,部分患者还伴有下肢骨折情况。髋臼骨折可分为后壁骨折、前臂骨折、前柱骨折、横形骨折、双柱骨折等类型。

骨盆及髋臼骨折如何诊断?

无论是骨盆骨折还是髋臼骨折,都需要进行影像学诊断分析,这样才能明确患者具体损伤情况,制定合理的急救方案。X线检查可以观察骨盆髋臼及周围关节等位置的形态改变,评估患者是否存在骨折及垂直移位等情况。CT检查可以进一步明确骨盆及髋臼骨折的具体病情。CT影像学成像更为清晰准确,可以立体展示骨盆的结构,准确定位损伤位置及周围组织关系,建立三维立体图像,医生可以根据三维影像制定修复方案。此外,CT等影像学检查还可以明确腹腔脏器损伤情况,对于腹腔出血的检出率较高,对于早期救治尤为重要。存在大出血的患者,还可以通过血管造影进行血管栓塞治疗,控制出血量,降低出血性休克风险。

骨盆及髋臼骨折如何治疗?

1.急救处理。骨盆及髋臼骨折患者多为严重损伤,伴有多种损伤,休克占比较高,容易伴有大出血的危重症,死亡率极高,因此要尽早实施急救处理。急诊收治该类患者后,医生会迅速评估患者病情,对危重症患者实施早期生命支持,稳定患者生命体征后,才会进行后续骨盆及髋臼骨折治疗。

2.治疗。①保守治疗。仅有少数稳定性骨盆骨折患者,可以保守治疗,卧床时间4~6周,多数骨盆骨折患者需要及时实施手术治疗。轻度移位的髋臼骨折患者也可以采取保守治疗,但是需要髋臼完整且与股骨头匹配,固定后可股骨头不会从髋臼中脱出。②手术治疗。骨盆与髋臼骨折是严重的损伤类型,骨折复位难度较大,医生需要根据影像学检查结果及术中探查情况,选择合适的手术方法。可选择前固定和后房固定的方式进行复位固定,存在耻骨联合分离及耻骨支骨折的患者则需要进行耻骨重建,通过钢板进行局部固定。③术后注意事项。骨盆及髋臼骨折发生于下肢位置,深静脉血栓形成风险大幅度提升,术后应按照医嘱要求积极进行抗凝治疗,同时穿戴弹力袜,配合康复运动,积极预防血栓发生发展。术后创伤面积较大,术后切口感染发生率较高,需注意做好患肢防护,避免局部污染,严格按医嘱要求,使用抗生素抗感染。骨折及髋臼骨折的伤情复杂,术后康复锻炼的开始时间存在一定差异,损伤较轻的患者,可在术后8~12周开始部分负重,但是严重者则需要根据骨折愈合情况,适当延长负重时间。

分享到:
版权声明:
1、家庭生活报网页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报导、图片、声音、录像、图表、广告、域名、软件、程序、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的版权均属家庭生活报网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家庭生活报网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家庭生活报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家庭生活报网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2、凡本网注明“来源:家庭生活报”或带有家庭生活报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家庭生活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相关链接
国家卫生健康委
四川省卫生健康委
各州市卫生健康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