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气管扩张症或支气管扩张是呼吸系统慢性疾病之一,可分为先天性和继发性。我国报道40岁以上人群中支气管扩张的患病率可达到1.2%。支气管扩张病人易反复发生呼吸道感染,导致肺功能下降,最后出现呼吸衰竭,整体预后差。近年来,随着急、慢性呼吸道感染的恰当治疗,其发病率有减少趋势,但随着胸部CT的普及,尤其是高分辨CT的应用,在某些晚期慢阻肺病人也发现了一定比例的支气管扩张。部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人合并支气管扩张的比例高达30%。而慢阻肺合并支气管扩张者病死率增加一倍。因此正确认识支气管扩张,积极治疗可改善生命质量和延长寿命。
什么是支气管扩张症?
支气管扩张主要是指急、慢性呼吸道感染和支气管阻塞后,反复发生支气管化脓性炎症,致使支气管壁结构破坏,管壁增厚,引起支气管异常和永久性扩张的一类异质性疾病的总称,可以是先天性或继发性。先天性支气管扩张少见,有些病例无明显病因,但弥漫性支气管扩张常发生于有遗传、免疫或解剖缺陷的病人,如囊性肺纤维化,纤毛运动障碍等。局灶性支气管扩张可源于未进行治疗的肺炎或气道阻塞,例如气道异物或肿瘤、外源性压迫或肺叶切除后解剖移位。支气管扩张的常见并发症主要有大咯血、慢性呼吸衰竭、慢性肺源性心脏病,会对人们的身心健康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甚至影响生命。
支气管扩张症有何表现?
不论处于哪个年龄段,都有可能患有支气管扩张症,通常可能来源于幼儿时期患百日咳与流感后肺炎。
支气管扩张主要症状为持续或反复咳嗽、咳大量脓痰、间断的咯血。支气管扩张合并急性感染时,咳大量黄脓痰或绿色脓痰,伴有发热。反复发作后,可能出现呼吸困难和喘息,此时,可能提示有广泛的支气管扩张或合并有慢阻肺,或出现慢性呼吸衰竭、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等并发症,如出现双下肢浮肿、夜间不能平卧,则可能出现了右心功能衰竭。50%-70%的病例可发生咯血,部分病人以反复少量咯血为唯一症状,称为“干性支气管扩张”,一旦出现大咯血,如不及时救治,患者可能会因血块堵塞气道窒息死亡。
支气管扩张的严重程度取决于支气管扩张的病变范围及有无并发症。支气管扩张范围局限者,积极治疗可改善生活质量和延长生命。支气管扩张范围广泛、有严重并发症者预后不佳。
如何诊断支气管扩张症?
支气管扩张症的主要诊断标准为观察人们在幼年是否存在呼吸道感染病史,人们是否出现慢性咳嗽与反复咳血的症状。当人们发现自己出现这类症状时,需要及时到医院进行胸部CT的检查,倘若确诊患有支气管扩张症,需积极查找可能引起的原因,可留痰液化验培养,也可行气管镜检查肺泡灌洗液进行培养,一旦确定有何种病原菌,针对性使用抗菌素,力图彻底清除病原菌。
确诊支气管扩张症,怎样治疗?
①治疗基础疾病:对活动性肺结核伴支气管扩张应积极抗结核治疗,低免疫球蛋白血症可用免疫球蛋白替代治疗。②控制感染:常见铜绿假单胞菌、结核分枝杆菌、非结核分枝杆菌、真菌感染等,为彻底清除病原菌,抗菌疗程需足够长,不同病原菌疗程不一,通常3个月至1年不等。③改善气流受限:建议支气管扩张病人常规检查肺功能,如有阻塞性肺通气功能障碍,需使用长效支气管扩张剂,改善呼吸困难症状并帮助清除分泌物。④清除气道分泌物:包括物理排痰和化痰药物。物理排痰,包括体位引流,患者可跪伏于床上,臀部抬高头低,配合振动拍击背部协助痰液引流。常见化痰药物有氨溴索、羧甲司坦、桉柠蒎、乙酰半胱氨酸等。⑤免疫调节剂:使用一些促进呼吸道免疫增强的药物如细菌溶解物可以减少支气管扩张剂病人的急性发作。⑥咯血的治疗:对反复咯血的病人,如咯血量少,可以对症及口服安络血、云南白药。若出血量中等,请及时到呼吸内科就诊,可静脉给予垂体后叶素或酚妥拉明;若大咯血,请立即到医院急诊科就诊,经内科止血治疗无效,可考虑支气管动脉栓塞止血或外科手术止血。⑦肺移植:双肺广泛性支气管扩张,肺功能下降、呼吸衰竭患者可考虑肺移植。⑧预防:定期注射流感疫苗、肺炎疫苗以预防和减少气道感染。吸烟者需戒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