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颈椎病?
颈椎病是一种综合征,也被称为颈椎综合征,其发生是因为人体的颈椎间盘逐渐发生退行性病变,颈椎骨质增生或颈椎正常生理曲线受到影响和改变之后,刺激、压迫颈部脊髓、神经根、交感神经之后造成的结构和功能损害而导致的症状。
当颈椎病发生之后患者将会表现出比较典型的颈部、肩臂部和肩胛部等部位的疼痛现象,患者的手臂会感受到较为突出的麻木,肌肉将会在疾病的影响下逐步萎缩,甚至演变成为四肢瘫痪。因此颈椎病对患者的身体健康影响较为严重,需要引起高度重视。
多数颈椎病患者在日常生活之中也会感受到眩晕,这种症状感受是患者自身感觉失去平衡,部分情况下甚至会出现站立不稳或者是视物转动等情况,这种现象也会对颈椎病患者的日常生活质量形成严重的不良影响,那么颈椎病患者感受到眩晕的具体原因是什
么呢?
颈椎病患者感受到眩晕的原因
中医认为导致相关患者出现这种症状的主要原因有如下几个方面:
1.外邪致病。当外邪入侵患者颈项,同时恰逢人体虚弱的时候,则邪气将会深入并影响到脑部和眼部,从而造成眩晕症状。
2.因虚致病。如果患者身体过于虚弱,髓海不足,则会导致脑转耳鸣,胫酸眩冒,表现出眩晕症状。同时如果上气不足,脑因为上气不足而不满,也会造成耳鸣和眩晕。
3.因肝致病。中医认为各类眩晕,都与肝脏有关,肝脏与人体的气血运行关系密切,当肝气郁滞将会引发上火上扰,并造成眩晕等症状出现。
颈椎病导致的眩晕造成的问题主要体现在患者处于行走状态的时候,突然失去控制而发生猝倒,其整体的知觉功能在该过程中并没有丧失,而是能够在猝倒之后自行站起,并继续行走。
对颈椎病所导致的眩晕的治疗方案
当前的临床工作之中,往往可以根据患者的症状表现以及影像学诊断来对颈椎病所导致的眩晕进行明确,从而制定具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案。同时颈椎病导致的眩晕也需要与内耳疾病、前庭神经病变、脑干病变和小脑病变等导致的眩晕情况进行鉴别。在治疗的时候,则需要坚持调整平衡、筋骨并重、标本兼治的原则,相关原则阐述如下:
1.调整平衡。颈椎病导致的眩晕主要是由于脊柱的平衡失调,从而造成血管及神经受到刺激和压迫产生。在进行治疗的时候相关人员应当进行对患者脊柱的调治,帮助其恢复平衡,从而解除机械性致压因素,同时这种方法也能够有效地消除相关部位的无菌性炎症现象,以及因为脊柱问题导致的肌肉痉挛等问题。通过有效地调节平衡,不仅可以根本性地解决颈椎病患者的眩晕症状,同时也能够帮助其实现对颈椎病本身的有效控制,最终形成比较良好的治疗效果。在中医治疗的过程中主要采取调整气机平衡,改善肝胆状况和促进少阳枢机改善的方法来实现,实际工作之中可以采取具有和解少阳、疏利肝胆及调畅气机的中药来达到目的。
2.筋骨并重。在传统的颈椎病治疗过程中,主要是注重对患者进行骨性减压治疗,但是相关措施可能会带来一系列的并发症,导致患者的眩晕无法得到根治,因此当前的理念之中认为,除了需要对患者的颈椎骨骼本身进行治疗之外,还应当对患者的肌肉进行解压,如采取牵引、针刺和手法措施,帮助患者消除肌肉痉挛现象,增强肩胛部位肌肉的损害控制效果,从而保证患者颈椎部位骨骼和肌肉情况都能够得到充分的改善。中医认为风、火、瘀血等是导致患者精亏血损,从而身体虚弱致病得重要原因,在治疗的时候通过采取具有滋补精血的药物,促进气血化生是改善该疾病的重要方法。
3.标本兼治。椎—基底动脉痉挛性供血不足,从而导致对应症状的发生,中医认为当瘀痰胶结不解,是造成供血不畅的关键,如果风痰瘀阻不化,横窜脉络,则眩晕发生,因此在治疗的时候可以采取具有祛风化痰功效升清功效的药物来进行对应个体的治疗,《类证治裁》之中提到“风依于木,木郁则化风,如眩如晕”,当风痰瘀阻改善之后,即可实现标本兼治的效果。
整体而言,颈椎病患者的眩晕症状是比较常见的一种情况,当发生之后会对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形成比较大的负面影响,因此相关疾病目前受到了人们比较广泛的关注。当进行该疾病的治疗的时候,应当充分地把握导致患者发生眩晕的根本原因,并合理地选择治疗方法来进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