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生活网 > 健康科普
热点排行
X线、CT——如何辨别骶尾骨骨折?
2023-10-31 17:26:35
作者:黄美爱
作者单位:河池市东兰县人民医院

大部分骶尾骨骨折的情况是由于臀部首先接触地面导致的跌坐受伤,例如在下雪的时候,由于滑倒并向后摔坐,这种情况在放射科的病例数量急剧上升。由于臀部是身体中最厚的部分,相较于四肢骨骼的拍摄,骶尾骨的侧面图像的清晰度明显降低,特别是在老年人中,由于他们的骨质普遍较为稀薄,骨骼和软组织的对比度也相对较低,这使得常规X线检查的诊断难度增大,常常会导致漏检或误检,进一步引发不必要的医患冲突。CT的图像清晰且精确,能够有效地补充X线平面图像的缺陷,在医疗实践中具有更大的价值,但其成本相对较高。那么X线和CT又该如何辨别骶尾骨骨折呢?

什么是骶尾骨骨折

骶尾骨是脊椎的最后一段,它处于骶骨与尾骨之间,骶骨是由5块骶骨合并而成,尾骨则是3~5块尾椎组成。骶尾骨的主要生理作用包括支撑身体、保护盆腔器官等。骶尾骨骨折指的是骶骨或尾骨的骨折,尤其在骶4、5椎骨的骨折上更为普遍,尾骨的骨折则稍微少一些。虽然绝大多数病人在接受了适当的医学干预后,都能恢复健康,然而,由于受到的伤害种类的不同,预后的结果会有很大的区别。

骶尾骨骨折的症状

1.疼痛:骶尾骨骨折会导致骶尾部位的剧痛,特别是坐下或排便时。这是由于在坐着的情况下,身体的重量会直接作用于骶骨处,从而导致骨折区域的疼痛,所以患者更倾向于选择站立。并且当身体位置发生改变时,骶尾骨骨折的疼痛可能会加重或减轻,例如从坐姿到站立姿势的转变。

2.肿胀淤血:因为骶骨的深度相对较浅,所以在受到骨折的伤害后,它们更容易暴露在皮肤之下。这就意味着,在进行体检的过程中,能够看到患者的骨折部位存在血肿,皮肤下面也会出现淤血,或者是皮肤挫伤、擦伤等情况。

X线如何辨别骶尾骨骨折

X线检查是一种广泛使用的影像学技术,其优势包括价廉、便捷和直观。对于骶尾骨骨折的诊断,x线是首选的检查方法。在进行X线拍摄的过程中,病人需要以仰卧的姿态躺在摄影台上,并且双腿要自然地垂直放下,同时双手放在胸前。

骶尾骨骨折的X线表现通常可以分为裂缝骨折、粉碎性骨折和脱位性骨折。

1.裂缝骨折:这种骨折通常比较轻微,在X片平面上,这种骨折类型表现为骶尾骨的裂缝或线状骨折,断裂线较细且相对较短。骨片之间没有明显的移位。

2.粉碎性骨折:在X片平面上,这种骨折类型表现为骶尾骨碎裂多块,断裂线较长,骨折片段之间可能有明显的错位和分离。骨折片段可能呈现不规则形状。

3.脱位性骨折:在X片平面上,此类骨折的特征是骶尾骨的骨质部分出现错位和移位,且周围的软组织肿胀明显。其中,断裂的部分可能会呈现不规则形状。

CT如何辨别骶尾骨骨折

CT作为一种断层扫描技术,其分辨率极高且图像清晰度极高,因此在诊断骶尾骨骨折中具有重要意义。CT成像技术能够清楚地揭示骶尾骨的形状、构造、骨折线的走向以及位移等信息。

CT可以提供更详细和准确的图像,用于辨别骶尾骨骨折,可以观察到骨碎片移位、骨折线的位置和形态和周围软组织情况等。

1.骨碎片移位:当骶尾骨发生骨折,骨碎片有可能会发生偏移,而CT扫描能够精确地揭示这些骨碎片的位置和偏移的严重性,从而有助于评估骨折的稳定性及其治疗策略。

2.骨折线的位置和形态:CT扫描能够明确地揭示骶尾骨的骨折线位置和形态,这些部分通常呈不规则状,并且覆盖了骶尾骨的多个层面。

3.周围软组织情况:骶尾骨的骨折可能导致附近的软组织受到影响,比如肌肉、神经和血管。CT扫描能够显示这些软组织的受损状态,这对于对患者的整体健康状态进行全方位的评估是非常有帮助的。

如何选择CT或X线进行骶尾骨骨折医学判断

X线平片被视为诊断骶尾骨骨折的关键工具,其特点包括清晰地展现骨折线的位置和骨折类型等。此外,X线平片的价格通常比较便宜,因此被用来进行基础的检测。然而,X线平片也有其不足之处,比如,对于那些隐匿性骨折,其诊断过程可能会遇到挑战,这时患者在诊断时通常初步进行X线扫描,随后再利用CT进一步确认诊断,以避免漏诊或误诊的情况发生。CT作为一种先进的影像学技术,具有更高的分辨率和更准确的显示细节的能力。相比之下,X线平片虽然可以显示出骨骼结构的清晰图像,但它无法展示出软组织的细节。因此,当需要更加精确的检查时,CT往往会成为首选。

分享到:
版权声明:
1、家庭生活报网页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报导、图片、声音、录像、图表、广告、域名、软件、程序、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的版权均属家庭生活报网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家庭生活报网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家庭生活报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家庭生活报网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2、凡本网注明“来源:家庭生活报”或带有家庭生活报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家庭生活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相关链接
国家卫生健康委
四川省卫生健康委
各州市卫生健康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