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十分多见,尤其是老年人经常遭受冠心病的困扰。常言道“万病源于心,百病生于气”,冬天气温较低,天气寒冷,人体血管收缩,如果不加注意,冠心病容易急性发作,会对患者日常生活及生命健康构成严重威胁。为此,本文就冬季冠心病的预防工作进行详细介绍,希望以供参考。
什么是冠心病?
冠心病,即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主要由于冠状动脉血管发生病变,导致血管腔狭窄或阻塞,造成心肌缺血、缺氧或者坏死而引起的心脏病。引起冠心病的因素较多,最为常见的有高血压、血脂异常、超重、生活饮食方式不健康、精神心理因素等,同时,性别、年龄、遗传等不可改变因素也是导致冠心病的重要原因。依据相关数据调查显示,我国冠心病发病率约为6.5%,而且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发展,每年冠心病患者人数不断增长。
冠心病有哪些症状?
1.胸痛
胸痛是冠心病患者最常见的症状,主要由于短暂的冠脉狭窄阻塞引起的胸痛,也就是心绞痛。患者有时可能会感到胸部存在压迫感和紧绷感,就好像被人踩着胸口一样,通常发生于胸部左侧或者中间部位。
2.胸部压迫
如果患者出现胸部压迫时,会伴随肩膀或者手臂疼痛等情况,部分患者还会出现呼吸急促、出汗等症状。此外,部分女性患者还会产生颈部及下颌疼痛等不典型症状。
3.呼吸急促
多数冠心病患者存在呼吸急促的症状,尤其在运动、劳累过后十分明显,并且会出现极度疲劳等表现。
4.其他症状
除了上述典型症状之外,冠心病急性发作期间,患者还会出现牙痛、头晕、虚弱、睡眠障碍等症状。如果患者出现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卒中等并发症时,甚至还会出现心悸、胸闷、气喘等症状。
冬季如何护理冠心病?
1.改善饮食习惯
冠心病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当注意纠正自己不健康的生活饮食习惯,控制膳食脂肪的摄入量,可以选择富含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的食物,多吃一些新鲜的水果和蔬菜,确保输入充足的维生素和矿物质等元素。同时,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要少吃一些腌制品,熟食中要选择低盐的食物、患者每天应该摄入三克以内的食盐。此外,患者要忌油腻、辛辣、刺激的食物,合理控制饮酒,应当坚决戒烟。
2.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冠心病患者要重视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尤其在冬季,应当保持规律的作息习惯,注意劳逸结合,减少熬夜,保持充足的睡眠。同时,患者要定期参与户外运动,比如散步、慢跑、跳绳、骑单车等,在提升机体抵抗能力的同时,分散注意力,保持积极愉悦的心态,维持稳定的情绪,避免精神过度紧张导致疾病发作。
3.坚持服用药物
如果患者合并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应当积极遵照医生建议,科学服用药物,以免血压、血糖、心率等波动太大导致冠心病发作。同时,患者应当主动监测血压、血糖等,及时掌握病情变化情况,做好针对性调整。
4.做好保暖工作
冬季气温低,天气严寒,极易导致冠心病发作。因此,患者应当尤其重视保暖。天冷时及时增添衣物,睡觉时盖好被子,谨防受凉。在户外活动或者出行时,戴好帽子、手套、口罩,做好防寒保暖措施。
5.定期进行体检
冠心病患者应当定期前往医院观察治疗,积极听取医生建议,配合开展心电图、心脏彩超等检查,监测心脏情况,预防冠心病发作。
冠心病是老年群体常见的一种疾病,病程漫长,复发率高,尤其在冬季,冠心病非常容易发作,亟须引起人们重视。在日常生活中,人们要重视养成健康的生活饮食习惯,积极防寒保暖,并积极遵医嘱按时、按量服药物,警惕血压、血糖等出现太大波动。同时,还应参与适量运动锻炼,保持良好的心态,预防冠心病发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