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生活网 > 健康科普
热点排行
血液透析通路出问题,这些信号要警惕!
2024-07-18 19:59:59
作者:黄传富
作者单位:钦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当我们谈论慢性肾脏病治疗时,血液透析治疗无疑是一个重要的话题。对于许多慢性肾脏病患者来说,血液透析是他们维持生命的重要方式。而血液透析通路,作为血液透析治疗的“生命线”,其正常运作对于血液透析的顺利进行至关重要。然而,这条“生命线”有时也会出现问题,给患者带来不小的困扰。那么,当血液透析通路出问题时,会有哪些信号呢?我们又该如何应对呢?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揭开这个谜团。

一、血液透析通路的基本概念与功能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血液透析通路的基本概念。血液透析通路,简单来说,就是血液透析时血液从体内引出到体外,再经过透析器进行净化后回输到体内的通道。这个通道在透析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负责将血液引流至体外与透析液进行机体代谢废物交换等关键步骤,确保透析的顺利进行。

血液透析通路有多种类型,其中最常见的是前臂动脉-静脉内瘘。这是一种通过手术将自身的动脉和静脉连接在一起,形成一个新的通道,以便在血液透析时能够方便地引出和回输血液。此外,还有中心静脉血透导管等其他类型的血液透析通路。

血液透析通路的功能正常与否,直接关系到血液透析的效果以及患者的生活质量。一个通畅、功能良好的血液透析通路,可以确保血液透析的充分进行,有效清除体内的毒素和多余水分,维持患者的生命健康。

二、血液透析通路出问题的常见信号

然而,血液透析通路并不是永远都那么“听话”。有时,它也会出现一些问题,给患者带来一些不适和困扰。那么,当透析通路出问题时,会有哪些信号呢?

1. 疼痛与不适:这是血液透析通路出问题时最直接的警示信号。患者可能会感到血液透析通路区域出现明显的疼痛、压痛或不适感,这种疼痛可能持续存在,也可能是在血透过程中或血透后一阵阵发作。无论是哪种形式的疼痛,都表明血液透析通路可能存在问题,如通路狭窄、血栓形成或其他异常情况。患者应对此保持高度警惕,并及时就医检查,以便尽早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

2. 肿胀与淤血:血液透析通路周围组织出现肿胀、淤血也是不容忽视的问题。这些症状可能是由于通路狭窄、血栓形成或感染等原因导致的。当患者出现这些症状时,应及时就医,以便医生对血液透析通路进行评估和处理。如果忽视这些症状,可能会导致病情恶化,甚至引发更严重的并发症。

3. 透析效果下降:血液透析通路问题还可能导致透析不充分、效果下降等表现。患者可能会发现,尽管按时进行了血液透析,但体内的毒素和多余水分并没有得到很好的清除。这时,就需要考虑是否是血液透析通路出了问题。患者应及时与医生沟通,以便医生对血液透析方案进行调整或采取其他措施来改善透析效果。

4. 感染迹象:血液透析通路感染时,患者可能会出现局部红肿、热痛等感染症状。严重时,还可能伴有全身症状,如发热、寒战等。感染是血液透析通路问题的严重并发症之一,一旦发生,应及时就医处理。医生会对感染进行评估和治疗,以避免感染进一步恶化并对患者造成更大的伤害。

其他异常信号:除了上述信号外,血液透析通路问题还可能表现为通路闭塞、多次血透过程中血透机器频繁报警、血透后穿刺部位不易止血出血等。这些异常信号都需要患者及时就医,以便得到专业的处理和建议。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以确保血液透析通路的顺畅和血液透析治疗的顺利进行。  

三、如何应对血液透析通路出问题

当血液透析通路出现问题时,患者的应对策略至关重要。首先,及时就医是最关键的步骤。一旦发现血液透析通路出现异常信号,如疼痛、红肿、渗液等,患者应立即前往医院,由专业医生进行评估和处理。拖延时间可能会导致病情加重,甚至危及生命。

医生在接诊后,会对患者进行全面的检查,以确定血液透析通路问题的具体原因。根据病情的不同,医生可能会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或介入治疗等,以尽快解决患者的问题。

除了及时就医,患者在日常生活中也应加强自我管理和预防意识。保持血液透析通路的清洁和干燥,避免感染是非常重要的。同时,定期进行通路的检查和维护,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问题,也是预防血液透析通路问题的有效方法。

四、结语

血液透析通路作为血液透析治疗的“生命线”,其正常运作对患者生命健康至关重要。然而,这条“生命线”有时也会出问题,给患者带来困扰。因此,需警惕血液透析通路出问题的信号,及时就医。患者也应加强自我管理和预防意识,共同维护其健康。同时,定期随访和复查对预防和处理血液透析通路问题同样重要,医生可及时了解患者病情变化和通路状况,采取针对性治疗。患者应积极配合随访和复查,共同守护“生命线”,提高生活质量!

分享到:
版权声明:
1、家庭生活报网页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报导、图片、声音、录像、图表、广告、域名、软件、程序、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的版权均属家庭生活报网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家庭生活报网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家庭生活报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家庭生活报网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2、凡本网注明“来源:家庭生活报”或带有家庭生活报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家庭生活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相关链接
国家卫生健康委
四川省卫生健康委
各州市卫生健康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