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生活网 > 健康科普
热点排行
构音障碍儿童如何恢复流畅发音?
2024-07-18 20:09:10
作者:农瑞珍
作者单位:柳州市中医医院(柳州市壮医医院)儿童康复科
小亮,5岁了,在发“p”和“b”时发音混淆,还不清晰,别人难以理解其表达。教他模仿时,能力较弱,难以准确地模仿他人的发音。小亮妈妈带他看医生,被诊断为构音障碍。小亮妈妈很担心,迫切的希望了解清楚什么是构音障碍?怎么样才能尽快的帮助小亮恢复流畅发音,实现全面发展。

构音障碍(Speech  Sound  Disorder,简称SSD)是一种言语障碍,表现为儿童在发某些音时出现困难,如发音不准确、发音不清晰等。构音障碍儿童在恢复流畅发音方面面临诸多挑战。

了解构音障碍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构音障碍的特点和表现。构音障碍儿童在以下方面表现出困难:

1.发音准确度:构音障碍儿童在发某些音时发音不准确,如发音不准、发音不清晰等。

2.发音清晰度:构音障碍儿童在发音时,发音不清晰,导致他人难以理解其表达。

3.语音模仿能力:构音障碍儿童在模仿语音时,模仿能力较弱,难以准确地模仿他人的发音。

早期干预  

早期干预是帮助构音障碍儿童恢复流畅发音的重要手段。早期干预旨在通过综合性的教育、康复和行为疗法等方法,提高儿童的语音准确度、清晰度和模仿能力。早期干预应遵循以下原则:

1.个体化:针对每个构音障碍儿童的特点,量身定制个性化的干预计划,以促进其发音的准确与流畅。

2.家庭参与:鼓励家长积极参与构音障碍儿童的干预治疗,增强家庭的支持与关爱,共同助力孩子恢复流畅发音。

3.跨学科团队:组建包括医生、康复师、教师等多学科团队,共同为孩子制定干预方案。

三、语音训练

语音训练是帮助构音障碍儿童恢复流畅发音的关键,对于这些儿童来说,语音训练不仅是一种治疗方法,更是一种生活技能。为了达到最佳的训练效果,语音训练应该涵盖以下几个方面:

发音准确度训练是语音训练的基础。 对于构音障碍儿童来说,他们的发音往往不够准确,这不仅影响了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还会影响他人对他们的理解。因此,通过模仿、口型模仿等方法,可以帮助儿童更好地掌握正确的发音方式,提高他们的发音准确度。

发音清晰度训练也是语音训练的重要环节。 构音障碍儿童在发音时往往会出现含糊不清的情况,这使得他们的话语难以听懂。通过呼吸控制、共鸣训练等方法,可以帮助儿童更好地掌握发音技巧,提高他们的发音清晰度。

语音模仿能力训练也是语音训练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对于构音障碍儿童来说,他们的模仿能力往往较弱,这会影响他们的语言学习效果。通过模仿游戏、故事讲述等方法,可以帮助儿童提高语音模仿能力,进一步促进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行为疗法  

行为疗法是帮助构音障碍儿童调整行为、恢复流畅发音的重要方法。行为疗法应遵循以下原则:

1.阳性强化:当儿童展示出积极行为时,给予及时的奖励和鼓励。

2.阴性强化:减少或避免不良行为的诱发因素,以减少不良行为的发生。

3.塑造:逐步引导儿童完成复杂任务,从而提高其适应能力。

家庭教育  

家庭教育在帮助构音障碍儿童恢复流畅发音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家长应掌握以下教育方法:

1.关爱和支持:给予孩子充分的关爱和支持,增强其自信心和安全感。

2.积极沟通:与孩子保持良好的沟通,了解其需求和感受。

3.规则意识:培养孩子遵守家庭和社会规则,提高其自律能力。

4.培养独立能力:鼓励孩子独立完成日常生活任务,提高其生活自理能力。

支持性环境  

为了帮助构音障碍儿童恢复流畅发音,我们需要营造一个包容、理解和关爱的环境。以下措施可供参考:

1.校园关爱:学校应关注构音障碍儿童的需求,为其提供个性化教育支持和关爱。

2.社区支持:加强社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构音障碍的认识和接纳程度。

3.政策保障:制定针对构音障碍儿童的支持政策,保障其合法权益。

4.专业培训:加强对教师、康复师等从业人员的专业培训,提高其服务水平。

七、结语

构音障碍是儿童言语发展的重要难题,但早期干预、专业的语音训练和行为疗法为孩子们提供了恢复流畅发音的可能。家庭教育、校园、社区的支持以及政策的保障,都为构音障碍儿童创造了一个更加包容和理解的环境。通过综合的康复措施,我们能够更好地帮助这些孩子克服障碍,实现全面发展,让他们能够自信地表达,流畅地发音,融入社会,享受与其他儿童同等的成长机会。

分享到:
版权声明:
1、家庭生活报网页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报导、图片、声音、录像、图表、广告、域名、软件、程序、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的版权均属家庭生活报网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家庭生活报网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家庭生活报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家庭生活报网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2、凡本网注明“来源:家庭生活报”或带有家庭生活报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家庭生活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相关链接
国家卫生健康委
四川省卫生健康委
各州市卫生健康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