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网 > 健康科普
热点排行
中西医结合治疗功能性胃肠病有妙招
2023-03-01 11:00:33
作者:万成涛
作者单位:简阳市中医医院

功能性胃肠病是一种比较常见的胃肠病类型,在相关研究中显示,全球功能性胃肠病发病率超过 40%,发病人群中女性高于男性,多与饮食习惯、生活习惯等有关。因此需要我们对其进行关注,了解其基本特征,在出现相关情况时及时到医院就医,配合各项检查工作,提前干预、提前解决,就目前来说,中医、西医治疗功能性胃肠病都有着相应的优势与缺陷,因此可尝试性的以中西医结合来治疗功能性肠胃病,或许能起到意想不到的结果。

什么是功能性胃肠病 功能性胃肠病是消化系统中比较常见的一种疾病,又称“胃肠动力紊乱”“胃肠功能紊乱”等,是各种胃肠综合征的总称,形成的原因是高级神经活动障碍造成自主神经系统功能失常,体现在胃肠感觉功能、运动功能异常,不存在明显的组织结构病理改变,亦不是其他疾病造成的胃肠道功能紊乱。

如何通过中西医结合来治疗功能性胃肠病 中西医结合治疗功能性肠胃病切入点:中西医在治疗功能性肠胃病方面各有优势与不足,因此在临床治疗肠胃病时,应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综合中西医在治疗肠胃病方式的优势,以此来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针对西医当前难以治疗的肠胃性,若是依靠中医来攻克,将可有利验证中医价值,比如在治疗慢性胃炎方面,西医多使用抗菌、抑酸、抗酸药物来加以治疗,其虽然可短暂的改善患者症状,但是后续可能会不断复发,为巩固疗效,防止复发,可尝试以三九胃泰来搭配对应的西医手段来治疗,三九胃泰清热燥湿、理气健脾、行气活血,在治疗功能性胃肠病方面有着较好的效果。西医检查弥补中医不足:中医在检查患者的胃肠病时,多是以辨证为主,比如观察患者的舌脉象和临床表现,其虽然能大致了解患者的情况,但是缺乏深入的循证医学证据,且中医对胃肠病学的辨治规律研究,仍在疗效观察方面,并在后续逐渐调整用药与治疗方法,该种治疗方法可能会耽误最佳的治疗期,针对该种情况,可选择西医手段来快速确定患者的具体病症特征,了解患者身体各项指数,其后再设定对应的中西医治疗方案,后续在通过中医辨证来完善治疗方案,以此来提升中西医治疗效果。

中西医结合用药来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 功能性胃肠病主要包括功能性消化不良、肠易激综合征两项常见功能性疾病,以治疗消化不良为例,来研究如何进行中西医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特征主要是餐后饱胀不适、中上腹痛、腹烧灼感、早饱以及食欲缺乏等问题。可搭配使用中西药来进行治疗:西药可选择以下几种:动力药:10mg 多潘立酮 (吗丁啉),每日3次;5~10mg西沙必利,每日 3 次,餐前大约 30min 服用;消化酶类:包括乳酶生 (乳酶生)、胰酶、干酵母、米曲菌胰酶片(慷彼申)、米特 (复方阿嗪米特肠溶片)、达吉 (复方消化酶胶囊) 等;抑酸药:20mg 奥美拉唑片,每天在晚餐前大约 30min 口服,20mg 雷尼替丁,每日两次;此外还可用二甲硅油(消胀片)。西药很多时候会存在一些局限性以及不良反应,而搭配利用中成药,则可减少这些不良反应,改善依从性,对消化不良效果较好的中成药包括:康复新液、六味安消散、神曲茶 (六曲茶)、胃苏冲剂、气滞胃痛颗粒、加味左金丸、香砂养胃丸等,不同中成药在与西药搭配服用时会产生不同的治疗效果,应根据医生的建议来搭配服用,严禁随意搭配。

如何防范功能性肠胃病 防范功能性障碍,需要我们能规范自己的行为与习惯,从根源上消除患病隐患,包括规范作息、按时吃饭、按时睡觉等。心情一定要好,通过调节情志也可以使消化不良明显改善;适当的运动,比如慢走、快走、游泳,这些方式都可以促进胃肠蠕动,使消化不良得到根本性的改善,但也要保持运动适量,避免损害身体;吃一些相关的药物,比如胃舒颗粒,比如木香顺气丸,这些药物可以调整消化不良,使胃部得到明显的好转,一些打嗝、反酸的症状得到明显的减轻。

分享到:
版权声明:
1、大众健康报网页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报导、图片、声音、录像、图表、广告、域名、软件、程序、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的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大众健康报网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大众健康报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大众健康报网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2、凡本网注明“来源:大众健康报”或带有大众健康报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相关链接
国家卫生健康委
四川省卫生健康委
各州市卫生健康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