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科疾病是女性特有的疾病,且近年来妇科疾病的发病率有明显增加的趋势,严重威胁着女性健康。妇科疾病的类型较多,只有在对症治疗的前提下才能获得理想治疗效果,而要做到对症治疗需要进行多项检查。在众多的检查项目中,妇科分泌物(阴道分泌物)检查是较为基础的一个项目,那么进行妇科分泌物检查有什么临床意义呢?下文将为大家解答这个疑惑。
妇科分泌物常规检查是什么
妇科分泌物通常指阴道分泌物,即白带。白带主要由阴道黏膜、宫颈腺体、前庭大腺及子宫内膜的分泌物混合而成,因此白带的成分包括阴道黏膜分泌的黏液、鳞状上皮细胞、阴道乳酸杆菌、白细胞等。健康状态下阴道分泌物应呈弱酸性,为白色稀糊状、无气味、量多少不等。而在病理状态下,则会使阴道分泌物的颜色、性状发生变化,因此临床可通过对白带的理学性状进行检查明确疾病类型。
妇科分泌物检查主要是对分泌物的性状、清洁度进行检查,前者主要是对分泌物外观进行检查,后者则主要是通过显微镜对是否发生感染进行检查。
妇科分泌物检查的方法
一、分泌物的采集
在采集前的24h,禁止性交、盆浴、阴道灌洗及局部用药等,以避免影响检查结果。采集使用的器械、材料主要有阴道窥阴器、消毒刮板、棉拭子、一次性试管,采集时可使用一次性棉拭子,然后用阴道窥阴器扩阴,自阴道深部或穹隆后部、宫颈管口等部位采集分泌物。在采集分泌物的过程中通常也会对生殖系统的外观进行基本检查,以进一步明确诊断的方向,提升疾病诊断的准确性。
二、分泌物的检查
(1)分泌物性状检查
健康状态下分泌物的性状为白色、透明稀糊状,无味,在排卵期前分泌物量增多,性状如鸡蛋清;在排卵期后分泌物浑浊、黏稠、量少。而分泌物的性状检查,则可通过分泌物性状的变化推测可能罹患的疾病。
①大量无色透明分泌物,此类性状改变见于服用雌激素药物后或罹患卵巢颗粒细胞肿瘤的情况。②豆腐渣样白带,此类性状改变则提示高风险念珠菌感染,通常还伴有外阴瘙痒的症状。③脓性白带,呈黄色、黄绿色的改变,伴有臭味,此类性状改变则多见于滴虫或化脓性细菌性感染,此外慢性宫颈炎、阴道炎、子宫内膜炎等也会呈现脓性白带。④血性白带,如分泌物中混有血液,且有特殊臭味,则需要加强警惕,需通过进一步的检查排除恶性肿瘤。其次,宫颈息肉、肌瘤、重度宫颈炎等也可能导致血性白带。⑤黄色水样分泌物,此类多见于宫颈癌、子宫粘膜下肌瘤、输卵管癌等,需加强警惕。
(2)分泌物清洁度检查
收集分泌物后还需要进行清洁度的检查,该项检查主要使用显微镜进行,通过评估白细胞、上皮细胞、细菌的比例划分清洁度。
①I度:大量上皮细胞、杆菌,白细胞0~5个每高倍镜视野,球菌极少或无。
②II度:中等数量上皮细胞、杆菌,白细胞5~15个每高倍镜视野,球菌较少。
③III度:少量上皮细胞、杆菌,白细胞15~30个每高倍镜视野,球菌增多。
④IV度:无或极少上皮细胞、杆菌,白细胞>30个每高倍镜视野,大量球菌。
清洁度按照由低到高排列,I度、II度为白带清洁度正常,III度、IV度为白带清洁度异常。
妇科分泌物作为妇科常见检查项目,可为许多妇科疾病的诊断提供较为可靠的依据。部分妇科疾病虽然症状缺乏特异性,且症状不明显,但也不能忽视其危害。在此时可通过妇科分泌物检查,为疾病的早诊断早治疗提供机会。尤其是近年来妇科恶性肿瘤高发,如能及早检出恶性肿瘤,能为改善患者的预后奠定基础。另外,近年来国家免费的“两癌”筛查的实施,极大降低了我国女性宫颈癌、乳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做到了早发现早治疗的目的,保护了广大妇女的生命安全和家庭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