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网 > 健康科普
热点排行
如何做好儿童口腔保健
2023-03-01 11:21:43
作者:杨立琼
作者单位:乐山市市中区妇幼保健院

人类在儿童时期,会经历换牙过程,从乳牙萌出到换牙的过程中,儿童的生活习惯以及口腔保健习惯均会对其牙齿的生长产生一定影响。儿童口腔保健工作包括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口腔卫生习惯、定期口腔检查等。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儿童,其口腔保健的侧重点以及保健方式也存在一定的差异。在实施儿童口腔保健的过程中,应结合不同年龄段的儿童的实际情况,予以针对性保健。

0~3岁期间

平衡膳食。5~6个月以前,儿童主要从母乳或奶粉中获取全部营养,5~6个月以后,逐步开始添加辅食,可以在饮食中适当地加入谷物、水果、蔬菜等营养物质。选择辅食时,应注重选择无糖的谷物。喂奶过程中,应注意喂奶姿势,并左右轮换喂奶,防止儿童面部生长不匀称。喂奶过程中,还应避免躺着喂奶,防止影响婴儿颌面发育。在婴儿时期,任何时候都不要在奶瓶中装甜味饮料作为安慰剂来使用。家属不能亲吻婴幼儿嘴部,更不要将自己使用过的筷子、勺子等放入婴儿口中,防止细菌交叉感染。

养成良好口腔习惯。从儿童第一颗乳牙萌出开始,就应对儿童进行牙菌斑清理。家属可以在手指上缠绕纱布,或使用指套牙刷轻轻按摩婴儿牙龈组织。在儿童1~3岁阶段,是口腔变形链球菌感染的高峰时期,一定要注重儿童的口腔卫生。当儿童3岁以后能自主漱口时,需要指导儿童使用含氟牙膏刷牙。

定期进行口腔检查。定期进行口腔检查是儿童口腔保健的重要方式。家长应定期带领儿童到口腔门诊接受健康检查,做到防患于未然,而不是在已经发生口腔疾病后才前往医院就诊。家长应在婴儿第一颗乳牙萌出后便带其去医院就诊,由专业医护工作人员给予儿童口腔保健指导。

3~6岁期间

喂养习惯。在这一阶段中,儿童能自主进食食物。但在喂养过程中,一些家长会将食物嚼碎了喂到孩子口中,或用口腔试温。这样可能会导致细菌通过唾液传播给孩子,从而引起孩子龋齿的发生。因此为了更好地维持儿童良好的口腔状况,应纠正不良喂养方式,防止将细菌传染给孩子。

饮食习惯。饮食习惯是影响儿童口腔健康的重要因素。儿童进食过程中,应注重营养均衡,防止儿童出现挑食情况。多摄入富含维生素、纤维素的新鲜蔬菜和水果,有利于提升儿童牙齿自洁能力,促进口腔颌面生长。应严格控制儿童糖分的摄入,以甜味剂如木糖醇代替糖类。在儿童生长过程中,应尽量避免其饮用碳酸饮料并防止其牙齿与酸性物质接触,还需防止牙菌斑细菌形成,因为这些因素均会增加儿童龋齿患病风险。

良好口腔卫生习惯。在这一阶段中,儿童能掌握一定自主刷牙的技巧,但其刷牙能力存在局限性,加之儿童自制能力较低,不能很好地完成刷牙。在这一阶段中,家长需要辅助或监督儿童刷牙。

6~12岁期间

饮食习惯。6~12岁的孩子能完全自主进食,在饮食的选择上也受其自身喜好影响。在这一阶段中,很多儿童均存在挑食、爱吃零食的习惯。故家长应及时对儿童予以监督以及引导,注重饮食摄入的均衡性,防止饮食因素对儿童口腔造成影响。同时,还应尽量减少儿童零食的摄入,尤其是糖、碳酸饮料等糖分含量较多的食品。糖分在儿童口腔中在牙菌斑的作用下会产生酸,会增大龋齿的发生风险。

口腔卫生习惯。在这一阶段中,部分家长为保持儿童口腔健康,可能会使用漱口水辅助儿童清理口腔。含氟凝胶以及含氟漱口水等均能有效清理儿童口腔。但儿童在使用过程中可能会存在吞咽风险,影响儿童健康。因此,除口腔严重龋坏儿童外,不建议孩子使用漱口水。在使用过程中,也应在家长以及专业人员的指导下使用。

分享到:
版权声明:
1、大众健康报网页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报导、图片、声音、录像、图表、广告、域名、软件、程序、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的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大众健康报网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大众健康报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大众健康报网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2、凡本网注明“来源:大众健康报”或带有大众健康报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相关链接
国家卫生健康委
四川省卫生健康委
各州市卫生健康委等